【01周报社论】习拜峰会下的香港 绕远路来认识中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上周二(11月16日)举行视像峰会,既是拜登上任后的首次会谈,这场元首对话在中美角力正酣之际更是为全世界所关注。会议虽然没有达成具体协议,但为中美形势起了缓和气氛的作用,而且说明了美国不得不以平起平坐的态度看待中国,肯定其于当前世界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和拜登的开场发言都说明了中美两国的地位和重要性。前者表示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社会期待两国关系“积极向前发展”;后者指出“你是主要的世界领袖,美国也是。我们的双边关系如何发展,不只深刻影响着我们两国,也影响全世界”。
拜登承认中国的地位和重要性不下于美国,或者说是两个大国平起平坐,这本身已意义重大。美国上届政府发动贸易战以来,不论是特朗普或是其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皆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待中国。在3月中美高层阿拉斯加会谈上,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面对美方外交官员的说教,回以一句“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尤其将中美双方的视角分歧表露无遗。
至少自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享有世界大阿哥的领导地位,习惯了单极霸权的国际秩序。当年美国挥军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也不见得有多少耐性与其他国家平等共商。特朗普政府对于欧盟、墨西哥、日本等密切盟友也处处展露出一种予取予求的姿态,可见美国以俯视角度看待的也不只中国。
但不论在道理上各国应该无分高低、地位一致地互相尊重,平等共处,在现实政治上中国的实力及经济体量亦已经大到不能否认,在应对气候及疫情等重大问题上美国以至世界就不可能失去中国的支持。正因为此,拜登政府还是要回到务实框架上发展中美关系,包括近日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指美国放弃改变中国的想法,贸易顾问戴琪(Katherine Tai)及财长耶伦(Janet Yellen)亦表示与中国经济脱钩不现实。美国政府积极地促成这次习拜峰会,不只是修正以往鹰派的立场,也是接受了中国平起平坐的现实。
外交是内政延伸
打铁还需自身硬
习近平在峰会上指出,“过去五十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五十年前的7月,时任白宫国安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中美建交打开序幕。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且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常任理事国之权利。半世纪后习近平与拜登地位对等地举行峰会,从历史脉络看可谓别具意义。
五十年前的中国经济生产总值接近1,000亿美元,不但远逊于美国的逾1万亿,也落后于苏联、西德、日本、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世界以七大工业国组织(G7)为首,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二十大工业国(G20)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由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到2008年中国斥资四万亿应对由次按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撑起了环球经济需求,在2020年代之内预计更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任何方面看,中国都已经不是一个世纪前被列强霸占租界的弱国,也不是半世纪前要仰人鼻息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既已成为与美国同等重要的世界大国,未来便诚如习近平所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这个相处之道既包括中美两国共同应对世界问题,亦包括尊重各自发展的道路。事实上,中国便是建基于过去数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功将人民带向全面小康,让数以亿计的人脱离绝对贫穷,这亦是中国政权稳固的由来。中国积极投资基建,重视工业全面发展,建造最全面的产业供应链,深深融入市场为全世界提供便宜及有质素的商品,这是中国能够不屈服于美国贸易战的原因。政府着重科技创新、投放足够资源于关键科研及军工领域,在独力的情况下搞出了“两弹一星”、在被排挤于国际太空站之外仍建造了天宫太空站,这是中国抵得住美国的军事和科技威胁的原因。中国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从严控制,快速建立内外防疫体制,这是中国得以胜于西方并在疫情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原因。
孙子兵法所谓“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真正善战的人并不用很特别的计谋或勇猛的表现,他们只是事先做好准备,朴实地累积实力,这也是所谓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中国能令美国尊重其平等地位,依据的“底气”就是国家实力。“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国力支撑,任凭有苏秦张仪纵横天下之才,亦难有所作为。这亦是为何拜登政府积极推动基建投资方案以提升美国的竞争力,提升国力以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优势。
美国尚知尊重中国
港人更须认识内地
中国的成功之处,西方未必看得明白,一些人甚至还在迷信“历史的终结”,以为美国作榜样的西方自由民主便是文明发展的最终站,是所有社会问题的答案。香港与中国内地仅一河之隔,文化和语言接近,不少人却不明白这般道理,反而自视高人一等,轻视中国近年的发展。香港大多数人认同民主自由价值和生活模式,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甚至沦为偏见的来源。
在2019年反修例运动之时,揽炒论提倡搅乱香港便可以揽炒整个中国,港独提倡者甚至提出没有内地,香港将会发展更繁荣。即使不认同揽炒和港独,一些人也认为中国不能失去香港,提出所谓中美共治,认为内地不会单方面出手改变香港现状。这些荒诞怪论无非都是香港人自视过高毛病的不同变奏,却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相信。即使反修例运动过去,港独揽炒理论亦已不攻自破,不少人仍然不愿意承认中国内地对香港的重要性,有时甚至仍沉醉于美国将击败中国的想像中。当美国这样姿态高傲的巨人,在元首峰会中也不得不接受与中国平等的客观现实,香港人又凭什么继续轻视中国内地对香港的重要性?
台湾已故作家柏杨的遗孀张香华近日表示,台湾当局不断推广“去中国化”教育,初中生根本对中国文化没有足够的认识,难以理解柏杨写出《丑陋的中国人》的本意,并且拒绝出版社将《丑陋的中国人》作为初中教材。遗憾的是,一些香港人同样对中国没有足够的认知,甚至只依靠偏颇的资讯来源了解内地。香港人就算不愿意直视中国,但若然连相隔了一个太平洋的美国尚且意识到必须重视中国的存在与作用,我们绕一点远路来看清现实,也不失为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敬请留意2021年11月22日出版的第292期《香港01》电子周报。你亦可按此试阅电子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