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渗入政见徒增纷扰
去年反修例风波期间,有不少教师被投诉教学内容不当。近日,教育局在调查后宣布九龙塘宣道小学一名教师有计划散播“港独”信息,并在9月下旬决定对其“钉牌”,终身取消其教师注册资格。有关决定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有人欢迎,亦有人反对,先不论哪种声音有道理,这在在反映了教育界的确存在诸多争议性问题,社会不得不拿起放大镜认真检视。
宣小教师被“钉牌”一事不单只是一个教师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应如何理解教师与教育的问题,要就此展开讨论,必须从教育的本质讲起。在古代社会,能够受教育的人不多,是否受教育、如何受教育、由什么人来教育都是很个人的事情,其所影响的很可能只是某个人的将来与命运。现代社会环境完全不同—能否获得教育机会几乎不是我们要烦恼的问题,即使多少有些差异,但每个人都至少会接受基础教育。如是者,教育代替了传统宗教和家庭教诲,成为塑造社会基本性质、伦理基础与根本价值逻辑的关键—这是西方现代社会学家所提出的理论,并非此刻才有。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本应带有强烈社会价值,为社会培育下一代。教师作为负责教育的前线执行者,便不单只是普通个人,而是肩负以上社会功能的要员。既然如此,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便不可能与一般人一样。正如对官员,我们要求他们不只是“打份工”,而是要真正为社会服务;对警察等纪律部队,我们要求他们执法专业公正;对医生,我们要求他们专业有医德。从这点而言,教师的专业能力也需要监察,而且不可能只依赖业界自律或自我监察—事实上,诸如医生、警察这些依赖自我监察的组织,均无法对行为失德者作出有效惩戒。政府以至社会应担起把关的角色,以免教育被扭曲操作。
教师品格有要求 言论自由非借口
一些教师团体或反对派以言论自由作为理由,为涉事教师辩解。言论自由是香港社会的重要价值,应当尊重。然而,言论自由并非无所制约,教师亦应有一定的道德和专业要求。例如,去年反修例风波里其中一大火头为“警暴”,许多市民不接受警方应对抗争行动时使用过度武力。政府辩称前线警员压力巨大,呼吁市民包容,但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为什么?原因在于:发脾气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警察因为发脾气而胡乱行使权力,那便有失专业;若不正当行使武力,更是挑战法纪,应予追究。警察必须专业,同样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的教师何尝不是?有人称这次“钉牌”惩处是“猎巫”,将会制造寒蝉效应。然而,对失当行为严肃处理的根本用意就是“阻吓”他人再犯。更广义而言,法律与刑罚的存在便是阻吓违法者,难道又可以说它们都是“制造寒蝉效应”?
事情的核心始终在于涉事行为的问题所在。“港独”既抵触《基本法》,也是违反香港社会与宪制基准的错误价值观。教育局断定被“钉牌”的老师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播“港独”信息,从已公开的工作纸内容与教案来看,这个指控绝非无中生有。有人称工作纸“没有标准答案”,以求为涉事教师开脱责任,这更是不负责任的讲法。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既然提出了“港独”概念,便应该负起社会责任解释“港独”的错误,而非将责任推给学生“自行思考”。就好像,历史课提起纳粹主义,负责任的教师应解释纳粹主义的错误,而非推给学生“自行思考”。工作纸的质素严重有违专业守则,对学生很可能有难以估计的不良影响。
另有一部份人指“港独”是社会存在的议题,作为学术讨论主题未尝不可。如果这是大学课堂,无疑存在商榷余地。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就“钉牌”事件回应记者提问时,亦称大学讨论“港独”并无问题。可是,涉事教师所作的教材是供小学五年级学生使用,使得这种解释显得荒谬。五年级学生不过是十岁出头的稚子而已,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能有多少掌握?如何能够独立作“明辨性思考”?又如何能进行有意义的学术讨论?从实际执行来看,所谓的“独立思考”,最终取决于老师向他们提供了什么资料,想让他们了解一个怎样的“现实”。教师若有心操作,便只是假借“独立思考”为名而“灌输”想法,而且“灌输”的是“港独”这种严重损害社会的思想。
“审查”并非全无理 教师不应“无王管”
有教师抱怨这是政治审查,这显然是意识形态化了言论自由,以逃避教育不专业的问题本质。首先,教育本身不可能没有审查,欧陆禁止反犹主义、纳粹主义传播,便是明显的例子。在关乎社会基本价值观的问题上,审查的一体两面是把关,是为人所接受而必要的。目前正正是教材出了严重问题,教师涉嫌将个人政治主张带到课堂之内,向小学生灌输不恰当的“港独”思想。此时将把关看成审查,将专业失德说成打压言论自由,岂不正是在逃避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若有人认为教育界可以不受任何规管,完全不用思考教育言行会否有违师德、扭曲了教育的本意,甚或挑战社会伦理的底线,那反映的便是他们本身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这可能是过去教育界习非成是的陋习,也可能是相关的政府官员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教育的意义,因而错失了建立正确教育伦理观的机会。故此,社会更应该借着今次事件拨乱反正,对所有教师发出明确信息:我们对于教师的确是有要求,他们并不能把自己当作一般人看待,认为言行不受制约。若然想推广某些政治主张,那他们应该重新考虑是否继续这份育人子弟的职业。
宣小教师被终身“钉牌”,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等人认为惩罚过重。叶建源代表教师业界,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希望从轻发落可以理解。然而,教育问题涉及重大社会利益,只要涉事教师的行为严重不当,对其处以具阻吓性的惩罚是应该的。当然,调查及判断的过程需要达到专业水平。教育局对今次事件的处理方式,确实有值得检讨之处。例如有宣小校友和家长联署声明指教育局调查欠透明度,未有正式召开纪律聆讯,给予老师公平、透明的申辩渠道,这关乎程序公义,因此教育局应当更全面考量如何释除公众的疑虑,避免黑箱作业的指控。此外,现时教育局处理这类投诉主要是发警告与直接终身“钉牌”两种,前者没有具体后果,难起阻吓作用,后者却过于极端,对问题较轻者来说,未免太严厉,中间欠缺其他惩罚方式。香港社会的政治情绪仍然高涨,可料未来会出现更多教育相关问题的投诉,局方应该就此检讨,完善现行机制。
敬请留意10月12日出版的第235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你亦可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