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出租公屋未获重视 施政报告难孚众望
特首林郑月娥今年的《施政报告》多达约六万字,在多个领域改变了守财奴文化,通过提供资助改变市民对政府的施政认同度。可惜,当中对于基层权益着墨甚少,达100万的贫穷人口,在洋洋洒洒六万字中恍如“被消失”。在众多基本生活品当中,住屋支出最为高昂,林郑月娥应该大幅增加出租公屋供应数量,更应建立完善制度,减低基层市民的生活成本。
香港几历经济转型,由工业北移,金融产业崛起,到服务业蓬勃发展并成为支柱,普罗大众,尤其是社会上最弱势的一群都难以从中得益。近年就业旺盛,但工资水平却落后于生活成本的增加,市民感到沮丧、愤怒,社会看似歌舞升平,实已陷入动荡边缘。从林郑上台以来两份《施政报告》看来,其政府也许不至于无所作为,但受思维所限,官员对于基层的困境未给予足够重视。
在香港奉行的放任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工保障长期不足,收入分配管理乏善足陈,更未见任何大刀阔斧的福利制度改革,市民的生活负担无法改善,基层市民毫无脱贫的可能。按去年的数据,在政策介入后,贫穷人口仍近百万之多,对于一个发达经济体来说,贫穷人口长期处于高位,实属耻辱,政府必须订立详细的扶贫计划,多管齐下,降低生活成本。提供适足的出租公屋,应当是政策起点与重点。
本份《施政报告》最受争议的是“明日大屿”项目,市民当然担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但不少人更忧虑政府财政会因填海而出现赤字,最终受惠的只会是少数承建商和地产界。虽然这种担忧可能是过虑了,却反映了市民对政府实在缺乏信任。出租房屋的兴建量直接影响市民切身权益,但林郑在《施政报告》中完全没有对此作出承诺,以回应市民切实的住屋需要,市民质疑“明日大屿”的成效与目的,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一些人期望,《施政报告》将公私营房屋比例改为七比三,出租公屋的数量或会增加。但是,近日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却戳破了这个期望,他不但指公营房屋包括居屋、绿置居、首置盘,甚至暗示公屋并不是公营房屋的主要组成部分。首置盘在过去并不属于公营房屋,官员更曾表明首置盘的供应不影响六四公私营房屋比例。然而,在当局的新定义之下,随比例改变后增建的公营房屋,至少会有相当一部分是首置上车盘,这就更证明在置业主导的理念下,出租公屋无望大幅增加。让中产也能购买资助型房屋,是政府应该追求的,在这个意义下,持续改变公私营房屋比例确为善政。但是,由于公私营房屋比例改革后增建的公营房屋不一定是出租公屋,轮候册上的市民就不可能受惠,这又是《施政报告》的严重不足之处。
更有甚者,林郑未改变以绿置居代替出租公屋的政策,长远削减了市民享受资助型租住房屋的权利。政府曾多番强调绿置居会带来所谓的“房屋流转”,惟政府所言的流转只属一次性质,即是绿表住户搬离后,原有的公屋单位会转到公屋轮候者的手中。在现行制度下,绿置居转售后就不再是公营房屋,而是转变为私营房屋,房价不再具有资助性质。故此,绿置居及其他资助置业性房屋长远将削减公营房屋供应,削弱基层房屋保障。
香港的经济结构易受外围影响,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没有计划改变这种分配的不合理性,市民的生活成本将持续上升,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而基层市民是当中最脆弱和受压迫的一群,政府必须将他们全面纳入房屋保障网。以绿置居取代出租公屋是反其道而行,反映官员根本未有认识社会问题的本质。
沉重债务扼杀创造力 莫将置业梦强加市民
另外,政府混淆了市民对置业与安居的追求,错误将重心放在置业之上,认为这是回应市民的期望,但无论从个人致富、整体经济效益而言,以“置业梦”为由削减公共出租房屋,完全忽略安居的意义所在,政策难言合理。
政府常强调,推出绿置居是因应市民的置业需求,但是,它没有认识到无数置业需求的本质是市民对安居的焦虑。社会普遍认为,市民放弃公屋户籍改为置业的目的分为两种:其一,是在经济能力提升后,期望藉置业改善生活质素,大家普遍认为公营房屋无法提供这个选择;其二,大众觉得置业是致富的有效途径。今年有调查指出,在有意买入资助房屋的公屋户当中,有近两成市民希望借此投资保值,更有不少智库成员、学者提倡出售公屋,让市民拥有资产增值的“权利”。
市民拥有置业梦无可厚非。但是,以合理价格租住房屋属基本权利,其品质亦应该适时提升,政府提供充足出租公屋和合理价格的资助型居屋同属其基本责任。基于两者的性质,将部分公营房屋转变为投资获利工具,继而脱离公营房屋供应,是完全不合理的政策,政府不应为部分人的不合理期望提供政策支持。作为管治者,政府必须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因为一部分人的致富追求,改变支撑社会整体效益的政策,是不明智和不负责任的做法。
单从权利角度来看,以绿置居取代公屋,既混淆了资助型出租住屋的政策目标,毫不合理,更扭曲了制度设计的原意,让市民怀疑政府对弱势基层的承担诚意。从经济发展来看,置业主导也难以带来好处。林郑在《施政报告》中指出,资助出售房屋都是目标家庭“买得起”、“供得起”的,供款占其入息一般不会高于40%。的确,对于首置盘的申请者来说,相对于目前极为严重的供款负担而言,40%的供款或许比较合理。但基本生活开支已占基层、夹心阶层的大部分收入,置业的供款比率对他们来说实属沉重负担。年轻家庭背负庞大债务,令他们变得谨小慎微,难有创新、冒险精神,对极需创业支持的这一群人,这种负担将彻底消灭他们的创业梦。政府应改变房屋市场结构,将市民从债务的捆绑中释放出来,提升社会的创造与创新能力。
应检讨自由放任政策 抱残守缺难令民安身
今年8月,公屋的平均轮候时间已上升至5.3年,为19年来的新高。基层市民亟待政府施予援手,政府应尽一切方法增加出租公屋供应,并确保其供应量能为基层提供适足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层次结构性质必然制造弱势群体,而香港又是资本主义中的最放任自由经济体,它的制度缺陷因而最为突显,经济纵然持续增长,基层市民却难以从中受惠。中国政府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无法及时照顾边远地区和基层的弱势群体。对此,中央并没有采取等待政策,反而强势通过即时的财政帮扶,平衡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生活差距,降低社会爆发冲突的风险。
不同于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法》列明香港继续奉行资本主义。但是,资本主义并非铁板一块,与其他一些奉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稍作比较,即可发现香港的社福制度千疮百孔,亟待改革。社会矛盾久积,终会有爆发的一天,官员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快修订法规,让富者在取利的过程中不会威胁到普罗大众的基本权益,并推出扶贫政策,制约基层市民生活成本的上涨,让他们得以安身安心。官员也必须认识到,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已然走到尽头,他们应敢于创设适时所需的社会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改革,而非抱残守缺。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有决心、敢创新的施政作风。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0月22日出版的第134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