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林郑博鳌论坛发言将左右香港前途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将于“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发表演说。(资料图片/新华社)

也许有人认为,大湾区的理念空阔宏远,务虚而不务实。也有人指出,《粤港合作框架》碍于粤港两地的法制、税制差异,仍属纲领性质,大湾区构想与之相差无几。不过,习近平上任以来,从供给侧改革、扶贫到反贪都雷厉风行,展现了瞩目的成就,港人实不应单凭过去经验看待大湾区发展。

粤港融合是习近平这一任政府的核心政策,既是借助政策推进粤港经济更上一层楼,更是通过融合缓解香港回归20年仍无法解决的不少政治和社会问题。《香港01》深信大湾区计划将令粤港澳关系步入新常态,如果香港不积极参与,就只会被动融合,继续被边缘化,港人甚至会产生抗拒和不适应,让社会毫无意义地产生不安和动荡。对此,香港的精英和官员必须有所警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而非坐井观天,或将头继续埋在沙堆里。

2017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湾区经济并非什么新概念,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早就闻名于世,前者2016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1.68万亿美元,后者2014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1.86万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亦达1.39万亿美元。英国的人口与大湾区相若,属全球五大经济体,2016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2.6万亿美元,约为大湾区一倍。有学者推测,以大湾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年后的本地生产总值可望上升一倍,而英国受脱欧影响,经济或许放缓,此消彼长,大湾区的经济规模或可追近英国。当然,湾区经济并非只是数字游戏,它可能更容易让人掌握其长远意义。

2017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认识湾区经济 把握湾区机遇

湾区经济的意义在于发挥集聚效应,城市之间各展所长、互补不足,通过产业联动,提升集体经济动能。区内城市亦不无竞争,综观诸湾区各有龙头,如前述的两个湾区,自然以纽约、东京为“领军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出炉之际,坊间曾有三龙头之说,就是由香港、深圳、广州领导大湾区发展。若然香港不思进取、故步自封,三足鼎立之势恐变成“2+1”。

以本地生产总值计算,香港已呈败势。有媒体报道,深圳2017年的本地生产总值超越香港,深圳统计局回应,以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深圳的本地生产总值尚未超越香港,但此说法只能证明两地经济水平正逐步收窄,甚至可说深圳官员厚道,用谦卑的说法表述残酷的事实。另一方面,广州、佛山同城化已成事实。去年广州和佛山政府共同印发《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阐述理念。广州、佛山于2016年的本地生产总值相加达4,244亿美元,比起同期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高出千亿美元。随着经济规模被两个龙头抛离,香港于大湾区的数字优势一去不复返。

祸不单行,香港部分优势产业恐怕地位不保。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出各地的分工,香港须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方面。香港的金融业仍保一定优势,但航运业式微,早已失去世界输送量最大港口的地位。反观内地已有20个港口打入全球百大,其中上海、深圳、宁波、广州、青岛及天津都位踞前十,深圳、广州正是大湾区的龙头城市。随着大湾区规划日渐深化,广东省的货运行业长足发展,若港府迟迟不对航运业进行产业转型研究,推动结构性改革,香港能否继续成为航运中心实属疑问。

内地已有20个港口打入全球百大。图为深圳盐田港。(视觉中国)

旧有的优势产业节节败退,港府理应想方设法,为香港另觅出路。政府过去曾设法提拔香港的优势产业,只是徒具其形、尽皆乏力。在董建华年代,政府一度大刀阔斧,然而,各种方案难言成功落实,其中数码港项目更被商界愚弄,创科发展成为豪宅地产,让产业政策蒙上阴影。及至曾荫权年代,政府提出六大优势产业,包括文化及创意产业、教育产业、医疗产业、环保产业、创新科技活动和检测及认证产业,原意是“促进香港经济实力的多元化发展,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但是在曾荫权2012年离任时,六大优势产业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8.7%,比2008年的7.4%,只微升1.3个百分点,在就业人口方面,也只见创意产业一项有明显增长。梁振英出任特首后,甚至质疑医疗和教育是否应该当作产业看待,六大优势产业基本上名存实亡。林郑月娥虽然经常提及创科发展,但鲜有关注六大产业。2016年,六项产业占本地生产总值8.9%,比2012年只微升0.2个百分点。

缺乏远见、毫无战略意识和规划能力,更让人质疑政府的执行力,这些固然是香港产业政策失败的部分原因。香港政府做事欠缺政治承担,对社会发展欠缺认识,对市民需要无感,以致不少官员但求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终令香港的竞争力逐步消减。

数码港项目被商界愚弄发展成为豪宅地产。 (资料图片/江智骞摄)

创科政策无新意 未明产业意义

林郑并非没有反思这些问题,去年11月她曾言政府已就大湾区编写发展规划工作,期望年初能获中央政府批准。她上月出访北京参观清华科技园时指出,香港政府锐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创科中心。但观乎《施政报告》及《财政预算案》,创科政策仍流于落实基建,少有为创科企业在法规上拆墙松绑、提供成长环境,反映港府根本不知道如何改变思路,依然不明白创科产业需要的生态,从政府增拨款项的性质可预计成效难彰。

至于香港其他优势资源,也未见政府予以适当重视,甚至可以说这种忽视突显政府对产业为何物的一窍不通。在大湾区内,香港的专上教育体系极具竞争力,政府应从知识型产业视角掌握这项优势资源,对外推广,扶植发展,让香港成为中国,甚至是国际的大学城,吸引内地和海外学生报读,产生经济效益,提升香港经济的知识内涵,提供大量高收入和高品质的就业机会,包括间接支持和配合创科产业。只要政府在财政安排方面设计适当,保证香港学生的优先权利,就不会影响本地学生的教育服务,甚至产生规模效应,降低本地学生的财政负担,同时让本地学生享受更高品质的教育资源,为升学及就业铺路。

虽然香港医疗人手不足,但是本地的医疗质素在区内为人熟知,政府不应只考虑输出技术或提供培训,更应该壮大本地的医疗服务资源,成为大湾区的医疗中心,勇于夺取湾区医疗经济的主导权。

2015年泰国单从医疗旅游获得的产值就高达4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资料图片/路透社)

香港现时不认为教育和医疗是产业,主要是因为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两项资源的双重身份,它们既是公共服务,同时更是提升经济效益和居民收入的优势现代服务产业。泰国在20多年前开始积极发展医疗经济,2015年单从医疗旅游获得的产值就高达4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其中最多是来自日本、美国和英国的病人,人数更超过300万。另外,英国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经济,教育产业的贡献曾在四年间急增100亿英镑,《BBC》引述当地一位教授所言,“高等教育产业的成长让它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产业”。香港今天或许可以轻松地成为湾区的医疗和高等教育中心,它将改变香港的经济结构。如果香港政府继续做鸵鸟或者井底蛙,他朝这些港人引以为傲的资源,恐怕会被其他湾区城市迎头赶上,就如航运业的命运一样。

诚然,香港对于大湾区的建设,并非毫无作为,但相对于广佛同城化等大刀阔斧举措,港府的政策实不过聊胜于无。问题在于,港人以至公务员对于当前形势仍似乎浑然不知。若果政府内部对于大湾区概念也没有清晰理解,那又如何带领市民把握大湾区机遇?

归根结柢,港人及精英公务员拒绝,乃至逃避认识大湾区,实出于自卑、自恋的矛盾心理。自卑者,就是看到邻近地区拔地而起,反观香港的发展却裹足不前,因焦虑变成逃避;自恋者,就是抱着精英心态,认为邻近地区仍然落后,不及香港,因傲慢而变得无知。无论是自卑、自恋都只会令发展耽搁不前,这就是鸵鸟或井底蛙的成长轨迹。

林郑月娥以后推行的产业政策,将为香港在大湾区定位定调,香港的机遇、困局早已在眼前,她会带港人走出困局、迎接机遇,抑或是继续深陷泥沼,就只在一念之间。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4月9日出版的第106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