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能否解决两大硬伤 “首置上车盘”受考验
继抛出“土地大辩论”专责小组不到两周,特首林郑月娥在日前透露,将于下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详细交代“首置上车盘”政策,以协助首次置业的香港永久居民。消息甫出,计划即成为社会的焦点。公众集中讨论社会民生议题,集思广益研究香港的出路,诚是好事。然而政府应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前,剔除“首置上车盘”计划中可能存在的严重缺陷。
林郑月娥在今年初参选特首时,已在政纲内提及“首置上车盘”的构思。她当时表明,这项政策的目的,是要重建置业阶梯,为不同收入的市民提供置业机会;同时会在不影响现时公屋及居屋(包括“绿置居”)供应的前提下,在居屋之上构建中产家庭可以负担的“港人首置上车盘”,以重燃市民置业希望。
从举行“土地大辩论”,到现在建议推出“首置上车盘”,无论这是否新任特首刻意为之的政治计算,还是一个单纯巧合,其客观结果无疑有助社会放下没完没了的政治争拗,转为对住屋这项民生要务进行广泛的理性讨论。这对香港来说,实是久违的朝气;这种施政作风,亦有助特首和其团队建立政治威望。
我们欢迎新政府初展拳脚,展现务实作风;同时不忘提醒政府,在已知的论述中,“首置上车盘”至少存有两大硬伤,有机会触动公众敏感神经,更可能成为导致新一波社会矛盾对立的导火线,不能轻视。
第一个硬伤,是“首置上车盘”倾向采取公私营合作方式(游说地产发展商交出部分土地储备,以协助政府兴建资助房屋)。林郑月娥有这个构思,相信是因为现时的公营房屋兴建进度严重落后。根据上届政府《长远房屋策略》的检讨,当局设定的建屋目标为十年兴建28万伙公营房屋(当中包括20万伙出租公屋及8万伙资助出售单位)。这个建屋目标,单是要满足目前接近28万宗的公屋轮候申请,已经远远不够;更为致命的是,按照政府的评估,未来十年的实际建屋量可能只有23.6万伙。所以现况是,政府根本无法从现有的公营房屋供应中,再抽调资源满足“首置上车盘”。
或正因为新政府有这个考量,所以林郑月娥以公私营合作方式,向持有大量土地储备、特别是拥有大批新界农地的地产商打主意。而这个构思的最大问题,是政府似乎无意打破现时由地产商掌握整个土地供应的主导权,安于消极,在整个土地及房屋供应链中,继续深陷被动的角色,仰赖地产商的鼻息。
有研究组织估计,现时各家主要地产商持有的新界农地接近上千公顷,较政府可以在短期内动用的百多公顷土地多近十倍。地产商多年来买入大批新界农地,显然是要以低价建立庞大的土地储备库,然后伺机要求改变土地用途,在补地价后改建私人住宅以赚取丰厚利润。必须要问,假如政府要说服地产商拿出这些农地储备兴建“首置上车盘”,又会拿出什么利益甜头,和“在商言商”的地产财阀交换?
可以想像,地产商不会介意将部分农地土储改作“首置上车盘”,但当然需要政府在改划土地、补地价等问题上“开绿灯”作交换,让年复年在“晒太阳”的新界农地,摇身一变成为可以兴建豪华私人住宅的住宅用地,更可以借此要求政府在交通基建等方面,向地产商的发展规划倾斜──例如去年横洲公屋计划所暴露出来的“巧合”。再者,有传政府会承担兴建“首置上车盘”的成本费用,意味地产商须付出的代价相当有限,却肯定坐享最大利润。自“首置上车盘”计划传出后,几间持有大量农地土储的地产商股价皆大幅上涨,拥有最多农地的恒基地产(0012)更成为升幅最大的蓝筹股,可见市场预期政策将令地产商受惠。就这一点,林郑月娥政府必须尽快澄清,政府是否已预设了担任被动角色,以“首置上车盘”为地产商作嫁衣裳?
对于这种官商“利益输送”嫌疑,曾任发展局长的林郑月娥不可能不知。她曾对各种土地发展模式有深入的研究,并早在2012年6月以发展局长的身份,在新界东北新市镇发展模式的问题上明确表明,相比公私营合作模式,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更为可取。因为在当时公众咨询过程中,社会上有不少意见,都担心公私营合作会造成利益输送,特别是不少地产商早已在区内建立土地储备库;所以政府当年最后决定,东北新市镇不以公私营合作模式作发展。
后来,梁振英成为特首,推翻了以“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发展东北的策略,代之以所谓的“加强版”发展模式,其实就是走回了公私营合作的老路,后来引发了反东北发展的社会运动。而这场社会运动引发的社会震荡,迄至2017年仍未平息,反东北发展人士被判监禁带来的政治余绪仍具张力。对于这段历史,林郑月娥应该了然于胸。假如她当年早预见到政府向地产商收地会引发司法挑战的风险,但仍坚持政府要取回土地供应的主导权,那为何她今天作为领导全政府的首长,会冒着可能被批评打倒昨日的我的风险,而倾向以公私营合作发展“首置上车盘”?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这些年来,政府多番以为可以依赖“自由市场”解决问题,结果养成了如领展、港铁等失控巨兽,成为林郑月娥竞选特首付间,口中一座又一座影响社会民生的“大山”。林郑月娥现在应该能够避免重蹈覆辙,不能把土地供应的命脉继续交给地产商。无疑,香港是一个奉行市场经济的商业社会,尊重市场运作和私有产权。而另一方面,施行市场经济的政府,也不应让市场完全放任,尤其是对于住屋问题这种攸关经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领域,政府更不能让市场无序发展,或甚至把政府该负的责任也推卸给市场。所以林郑月娥必须三思,以公私合作模式发展“首置上车盘”的政策倾向,极有可能触发更多社会矛盾。
“首置上车盘”的第二个硬伤,是资助目标与资源投放存在错配。据政府放出的风声,这个计划的资助对象,是收入高于居屋申请门槛的家庭,即家庭每月收入介乎5.2万元至7.2万元。按照政府统计署在今年第二季的统计数据推算,处于这个收入水平的家庭,大约是社会最高收入的七成半至八成半群组。在现时的高租金、高楼价水平之下,这些收入群的中产家庭,无疑亦面对着安居的困难。但是,在“首置上车盘”之外,现时未见政府有提出新计划协助更“水深火热”的基层家庭。如果政府对公营房屋供应不足的情况显得束手无策,却首先着力在协助中高收入家庭置业,这种不急大众所急的资源错配,恐怕会衍生出另一种贫富之间的矛盾,激发公众群起质问政府,为何中高收入较有能力在私人市场置业的阶层,竟获得政府优先眷顾?再者,据政府透露,“首置上车盘”较现时的居屋更便宜,这就更会刺激大众不满:为什么基层要无了期地苦候日趋渺茫的上楼机会,而较高收入者反而可以得到特惠资助,越位上车?
如是者,政府即使缓解了中产家庭的住屋困难,但广大基层家庭的居住问题却未见改善,社会对住屋问题的怨气不但难以消散,最差的结果更是令到贫富之间的矛盾对立迅速加剧。激化社会民情走向两极,相信并不是“首置上车盘”政策的初衷。所以,寻根究柢,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分配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在分配问题上彰显公正公义,是每个政治领袖都必须深思的核心问题。
可以说,林郑月娥倡议的“首置上车盘”动机良好,但细看政府透露出来的政策内容,反而令人担心是好心却做了坏事。政策在未推出前,假如已可预见到负面效应将大于正面得益,政府适宜首先慎重还原到基本步,思考如何优化目前公营房屋的三层架构,亦即公屋、绿置居与居屋,更尤其是,政府应重力投放资源优先解决出租公屋严重不足的问题,而莫为竞选承诺“找数”而勉强求新,为一时掌声种下扩大社会对立的祸根。
林郑月娥提出的“首置上车盘”的设计,还反映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显示她仍把“置业”与“安居”混淆,未有把社会的迷思梳理。现时香港社会的状态,不少人都视置业为解决住屋问题的唯一办法,甚至是整个人生的目标;但实际上,他们是抱着“对冲”目的而入市,希望以现行价格买入楼房来锁定“利润”,应对楼价未来上涨带来的风险。在愈早入市愈便宜的情况下,楼市就会出现“恐慌性需求”,人人争先恐后买楼。这造成社会绝大部分资源都沉淀在房地产领域,其他经济领域如创新科技因为缺乏投资而被抑制。
相反,假如更多香港人将资源投放在具增长潜力的经济领域之上,那将可令香港孕育出更多有活力的创新企业、创造出更多的高端就业机会。从投资的角度看,无论房屋也好、投资创新经济也好,都是资产的一种。然而,在两者之间,哪一个是对香港未来更有利的选择?香港并非没有创新的条件,就如由科大毕业生汪滔创办的无人机巨擘大疆(DJI),又或刚成为估值逾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GoGoVan等,在在说明香港是有能力作这样的选择。问题是,林郑月娥新政府是否有意愿带头,引领香港人作这样的选择,创出企业盛放、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
除了房地产,香港人还有其他选择
政府混淆“置业”与“安居”,一味动用财政资源推动市民买楼,忽略置业投资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显然不够明智。事实上,毫无保留地把一切押在“砖头”上,会否真的使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更加光明?
传统观念认为,楼价上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学者也没有否认这一点。美国全国经济研究进行了一个涵盖19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当中包括香港。结果发现楼价每上涨10%,生产总值增长就会上升0.2%。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社会消费开支往往伴随物业价格上扬而增加,继而间接拉动就业和投资。
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是研究指出楼价大跌竟与一地之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楼价下滑少不免会导致市场需求不振和失业率上升,供楼人士更可能要承受如泰山压顶的供款压力。但无论以生产总值增长、人均生产总值增长或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等指标来衡量,该研究发现楼价大跌的正面经济效应都要比楼价上涨时显著。
这并非怂恿各地政府推倒楼市,而是要提醒诸位:楼价过分上涨的背后,有着沉重代价。当整个社会都热中于把闲置资金锁死在“砖头”之上,必然会挤占其他生产部门的投资,对长远经济发展构成严重伤害。事实上,当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只以物业拥有权为纲,未能让任何人尝到楼价上升的甜头固然会惹来批评;幸运儿诞生的时候则产生示范作用,诱发更多的置业需求,抵消政府在增加房屋供应方面的努力。政府与其愚昧地任由“砖头”把资金牢牢锁死,倒不如将房屋政策改为以“安居”为本,巧妙地释放资源并充分调动,培育社会进步的新动力。
以市民置业时所需要付出的首付来考量,沉淀于楼市的资金已经非常庞大。根据一些政府和学者偏向保守的估计,香港年均的住房需求约为47,000个单位。假设当中一半由私人市场满足,以今天“上车”所需金额动辄五六十万港元计算,楼市一年占用的资金便已至少达到117.5亿港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几乎相当于腾讯2004年来港上市时以发行价计算的市值两倍。而这间成长非常迅速的公司,今日的市值已上升超过400倍。
一直以来,香港少有培育出极具活力的本地新兴企业,正当成功“上车”的市民庆幸楼价升幅之际,不知不觉间可能牺牲了超乎想像的回报。如果香港有更多人把买楼的资金省下来,在高附加值的实体经济领域创业,即相当于让自己持有一只极具升值潜力的公司股份。在这个过程里,必然衍生出大量高端就业机会,让劳动阶层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假如香港本身就是一个优质股票的孵化器,市民何须再埋怨“上车”门槛升得比收入快?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9月11日出版第77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敬请读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