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中年胖汉每晚食即食面 增40磅 肝脏胀大一倍!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除了香港人常听到的“三高”疾病—即高血压、胆固醇高及糖尿病外,与“三高”有很大关联的脂肪肝亦不容忽视。不过,原来一个人不烟不酒,单是肥胖已有可能令你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香港中文大学于2017年的研究显示,全港共有27%的成年人口受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而肥胖人士的发病率更达到61%,即使是非肥胖人士都有19%发病率。这个无明显病征的都市病,要经检查才可确诊,并须及早治疗,以免恶化成肝硬化。

何先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尺寸一度较正常胀大一倍。(陈倩婷摄)

工作压力致暴饮暴食 肝脏胀大1倍

现年56岁的何先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之一,曾经是银行高层的他因工作压力过大,养成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每日开会后会去酒吧饮酒,每晚宵夜就煮个公仔面,饮埋啲汤啦当然”,他的体重亦由以前约140磅增加至高峰期的188磅,储齐了“三高”都市病,亦无察觉到除了“三高”之外,更患上脂肪肝。

直至去年4月求诊期间,何先生接受了肺纤维化扫描及磁力共振检查,确诊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主诊医生、肠胃肝脏科专科医生周文辉指,何先生当时的肝脏长度为22.61厘米,较正常尺寸约12厘米胀大近一倍,肝纤维化程度更较正常人高出两倍,何先生才惊觉肝纤维化的严重性,并开始接受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重点主要是为患者减重,从改善饮食及恒常运动著手,再以药物及营养补充剂辅助。何先生由暴饮暴食改为无油无盐无糖,宵夜亦由公仔面变为“最多畀自己食块白方包”,每天至少跑步一小时,持续了4个月,成功减了约30磅。他坦言“好辛苦”,但现在他的肝功能有很大改善,肝硬化程度亦回落至正常,糖尿病和高血压基本上治好,他形容自己算是幸运,又多次强调:“如果迟3、4个月先发现,可能就真系返唔到转头。”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何先生减重前(左图)及减了30磅后(右图)的变化。(受访者提供)
内分泌及糖尿科专科医生陈诺指,肥胖与脂肪有很大的关联。(陈倩婷摄)

肥人发病达61% 19%瘦人发病

何先生的例子或多或少反映了都市人的情况,内分泌及糖尿科专科医生陈诺引述中文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逾6成肥胖港人患有,即使是“瘦底”人士亦有19%的发病率,即使一个人不喝酒亦有机会患上,若一个人本身有中央肥胖及“三高”等都市病,患脂肪肝的风险亦会大为提升,反映肥胖和脂肪肝之间有密切关系。

肠胃肝脏科专科医生周文辉解释,非酒精性脂肪肝近乎无病征,难以察觉,早期察觉时可以逆转,但若演变成慢性肝病的话就“手尾长”。

近年引入的肝纤维化扫描仪器,可减省肝脏检查的时间,亦能准确测出肝纤维化的程度。(陈倩婷摄)

肝纤维化扫描 更快速检出肝硬化程度

以往要验出较严重肝病患者的肝硬化程度,需进行入侵性的肝穿刺抽取组织检查。周文辉说,过去一年引入了肝纤维化扫描,透过仪器在患者体外对准肝脏扫描,每次检查快则两分钟,可以得知肝脏脂肪含量和肝纤维化程度,节省时间之余,亦可令病人更清楚了解自己的肝纤维化程度,从而令他们更积极地接受治疗。

肠胃肝脏科专科医生周文辉认为,肝纤维化扫描较以往检查更准确测出肝纤维化的程度。(陈倩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