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保安局曾建龙”来电称犯国安法 女子急到政总惟查无此人

撰文: 谭晓彤
出版:更新:

一名30多岁的女子上星期收到自称“保安局曾建龙主任”的电话,指她涉嫌在内地社交平台发布触犯国安法的文章,要求她到政府总部解释。女子赶到政总询问处,惟职员称查无此人,又表示近日有多名市民收到类似电话后到场。女子感到莫名其妙,“我又冇讲自己银行户口号码,叫我嚟呢度做乜?好奇怪啊!”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表示,即使事主没有主动提供银行户口号码等资料,骗徒可以透过对答梳理和整合她的个人档案,日后再用来诈骗她的身边人,增加可信度。

陈小姐上周五(11月29日)收到“保安局曾建龙主任”电话后,到政府总部询问处查询应约见“曾建龙主任”,但询问处职员查无此人。(谭晓彤摄)
保安局曾建龙主任叫我嚟政总东翼十楼见佢。佢话曾荫权个曾,建设个建,一条龙个龙。
陈小姐(化名)到政府总部询问处向职员查询

政总职员指近日有几名市民求见“保安局曾建龙”

上星期五(11月29日)下午约3时半,30多岁的陈小姐(化名)到政府总部询问处查询,非常焦急。职员问她有没有预约会面的电邮,陈小姐解释约一小时前收到一个6字头的本地电话,指她违反国安法,要立即到政府总部解释。

职员表示并没有“保安局曾建龙”的职员,又指近日亦有几名市民收到类似电话后前来查询。此时,陈小姐才意会到可能是诈骗,“好癫啊!好癫啊!吓到我痴线,我良好市民嚟㗎嘛!我返返下工即刻赶过嚟啊!”

陈小姐上周五收到“保安局曾建龙主任”电话后,到政总询问处查询。(谭晓彤摄)

事主无理会前一日内地来电指控发煽动文章

陈小姐早一天收到多个由四川和甘肃的电话,她接听了其中一个。话筒另一边、操普通话的男子说出陈小姐全名,指控她持有内地电话号码并在微信、微博发布违反国安法的煽动文章。陈小姐表示,“我一听就觉得系诈骗,收咗线冇理到。”

“保安局曾建龙”用广东话说出陈小姐全名及身份证号码

到星期五下午,陈小姐在公司开会期间,收到6字头的8位数字本地电话来电,这次对方说流利而且没有口音的广东话。电话中的男子说出自己的职员编号,再次指控陈小姐发布煽动文章。

男子其后把电话转接给上司,同样是一名说广东话的男子。对方自称是“保安局曾建龙主任”,说出陈小姐的全名、身份证号码。陈小姐澄清自己并没有内地号码,亦不使用微信或微博,“佢仲问我有冇开过啲可疑邮件,叫我要保护个人私隐、注意安全。”

陈小姐上周四收到多个内地长途电话。(谭晓彤摄)

通话23分钟 “曾建龙”要求即到政总解释

陈小姐追问究竟发布了甚么煽动言论,对方的答案很空泛,“我话冇理由我无啦啦犯咗法我自己都唔知,佢叫我揾番相关部门,我问系咪即系报警,佢又避开唔讲…… 有啲位我系有怀疑,但𠮶一下……我唔知啊……个世界好多坏人。”

“曾建龙主任”叫陈小姐到政府总部东翼10楼找他解释,挂线之时,通话长达23分钟。陈小姐向同事说:“佢哋讲到似层层咁,我话我要去保安局睇一睇,我都唔想犯法㗎。”她立即坐港铁到金钟政府总部,才知道虚惊一场,白行一趟。她回电给“曾建龙”,电话号码已停止服务。

平时《东张西望》(报道)通常系啲妇孺中招,冇谂过我都被骗…… 但佢又唔系呃我钱,我又冇讲自己银行户口号码,叫我嚟呢度做乜?好奇怪啊!
事主陈小姐
陈小姐与“保安局曾建龙主任”通话23分钟后赶到政总。(谭晓彤摄)

防骗视伏器:暂未有诈骗举报记录

警方“防骗视伏器”显示“曾建龙主任”的本地电话号码,暂时未有诈骗举报或网络风险记录。收集诈骗及传销电话的网站HKJunkCall,去年有用户表示收到自称保安局“陈律文主任”和“曾建龙主任”的电话。

HKJunkCall网站上,有用户表示收到自称保安局“陈律文主任”和“曾建龙主任”的电话。(HKJunkCall网站截图)

方保侨:骗徒或梳理个人资料呃事主身边人 应尽快挂线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认为,即使陈小姐没有金钱损失,不代表危机已过。他说骗徒手上可能掌握不同网站泄漏的零碎个人资料,打算透过与事主对话,拼凑一份更完整的档案。虽然事主未必主动透露资料,但骗徒会问一些是非题,例如有没有持有某银行户口,如果答案为“是”,骗徒下次便可以假扮银行职员。

方保侨又指,“𠵱家啲骗案千奇百怪,你冇事,唔代表你身边嘅人冇事。可能佢有你阿妈嘅电话,有埋你嘅资料就去诈骗你阿妈。”他建议陈小姐报案,看看有何措施保障自己和亲友,又建议市民收到类似电话要尽快挂线,“冇必要冒险继续对话。”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认为骗图或在梳理个资档案。(资料图片)

相同作案手法 警方去年发警示

反诈骗协调中心去年6月,指多名市民收到自称保安局职员的本地电话内地,指市民于内地登记的电话号码,曾在社交媒体发放有关俄乌战争相片、影片及呼吁市民捐款筹募等讯息,涉嫌干犯内地法律。其后,骗徒要求市民提供个人资料或亲身前往保安局办公室核实身份。警方当时呼吁市民保持警惕,切勿随意透露个人资料,以及提醒身边亲人慎防受骗。

反诈骗协调中心提醒市民小心假冒保安局职员电话骗案。(反诈骗协调中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