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两代人  开明家长看透人生  让子女自由逐梦

撰文: 林可欣 林绮琪
出版:更新:

年轻一代如今有百种生活方式,上一代人却大多跟着同一条路走:打工、买楼、结婚生子,半生为一个家打拼,常言“我食盐多过你食米”,以阅历与经验教育下一代。但时代流转,社会价值和生活形态千变万化,一个家庭两代人如何对话,如何追寻自己的路?
摄影:陈焯𪸩、梁鹏威

上一代人生于香港经济好时代

在李妈一代人的字典里,哪有“生涯规划”一词?她是1980年代理工学院学生,主修时装设计及制衣学。那个年头只有尖子才能考进港大、中大,很多人念毕中三或中五,10来岁已出来谋生。继续升学的,大部分去了技术学校修一门技能,为求工作快快上手。

那是香港经济发展最蓬勃的年代,李妈说各行各业都兴旺,什么工都好做,勤力便有出头天。她1990年代毕业后,顺理成章到时装采购公司工作,通宵达旦做个不停。26岁与男友拉埋天窗,几年后生下一子一女。转眼女儿今年15岁了,像妈妈般喜欢艺术设计,却有个非主流的志愿,想做纹身设计师。

“我希望她做政府工,安安稳稳,公余投入自己的兴趣,不要像我以前拼搏到冇晒自己生活。人一生即使你跟住guideline去规划,都要看个人机遇和时势。”李妈说毕就把话题转到女儿,着她多说己见,说说自己梦想。

女儿:做纹身师前 要先考入大学

“我喜欢一笔笔设计和画在身上的过程,现在的社会和青少年都改变了,纹身不是坏事,而是一种潮流。”长得斯文乖巧的Natalie说。她今年读中四,两年前在书本上看到一个纹身师的故事:“每个纹身背后都是值得纪念的事情和情感,我知道这份工作有重大意义,不是玩玩吓,不能有差池。”

成长于典型中产家庭的Natalie,双亲从小关怀备至,让她学画画、跳舞、溜冰等等,近几年她又爱上摄影,闲时和朋友游玩拍照。她清楚自己的喜好和前路,以筛选法剔走朝九晚六的办公室工作,形容“好死板”,“唔想对住电脑唔知自己打紧乜”,又深知自己爱好艺术文化,想着日后做不成纹身师,也可当摄影师。访问时她观察摄影记者的装备和影法,又满怀好奇地跃跃欲试。“这部有啲重呀,唔知要成日拎住会点呢?”她借来摄记的单反相机随手按几下快门,高兴得像拿到糖果的孩子。

像她这年纪的中学生,理应多看世界,却需终日埋首读书。一周时间表排得满满,上学以外,大部分是补课、补习。她虽知DSE只是人生中一个阶段,但学业成绩在香港好重要。她同样有个大学梦,“若你考得不好,见工雇主看到你没5*和4 (DSE成绩),就不会先考虑你。”从事艺术都要成绩好和大学学历?“不用很高分,但对自己也有要求。”记者问她校内成绩如何,李爸在旁嘲笑作势地举起尾指示意,女儿回一个奸笑:“睇我心情,今年不好,下年考好啲。”

她有时觉得,读书就好像只为交差;自己今年不是精英班,但如其他同学一样,总有一项专长。“其实我不太喜欢入精英班,那些同学上课低头苦干,小息、吃饭都是做功课及温书。”说时她表情无奈。李爸亦在旁念着“什么人为之精英?”

李氏这家人平日各有各忙,相处却很有默契,李妈说彼此关系好,女儿不时主动谈起未来与前路。

父亲:中年明白世事难如人意

李爸常跟女儿说:“考试不过是一场游戏,最简单、快捷方法评核人的能力,在这教育制度下,游戏就系咁。在游戏中你赢咗,但在人生其他地方,不代表我输咗畀你。”他说自己教育水平好低,没读过很多书。

留着胡子的他,看来阅历丰富。说到人生规划,李爸:“如果你老窦系刘銮雄,可能有什么基金,你都不用怎规划,但像上一代的普通人,家庭和生活环境不算好,就要规划啦,即系揾食。”小时,他为帮补家计当过童工,白天在酒楼门口卖公仔书,晚上到镀电厂拆钢线卖电线,只想储钱改善生活,读到中五便毕业,“之后拍拖、结婚、买楼,生小孩,这是有规划。”他30岁自己开公司做冻肉出入口生意,时常跑到世界各地公干。

李爸李妈自言,他们这代人很少谈梦想,工作不为成就感或满足感,只为养家。“不管是否喜欢,赚到钱养家就是了。而且勤力就揾到钱,不像现在这一代,辛苦返工都未必能上游致富。”李爸说社会变化万端,无人能预知未来,“这样的环境下,年轻一代不知如何规划,我们惟有教他们最扎实的人生价值观。”

50岁的他说年轻时体力好,能为事业搏杀,这些年来家庭和事业都稳定下来了,他没想过扩充业务,经营廿个员工的小公司,已知足安然。他亦没想过或要求女儿继承公司,只想她跟随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走。

不断筹谋 不等于掌握自己的未来

 “人生变数太多,下下计到尽,必定痛苦。”40岁前,李爸规划过,有些目标亦实现了,但过了不惑之年,发觉世事人生难尽如人意。

“好似我妈咪,结婚生仔、储钱,每个阶段都计到尽,但我见她规划得好的人生,老了却不快乐。”他续说,“有些人不断规划,但不等于你就完全掌握自己的人生,静下来细想,就会发现白白错过很多时光,例如玩乐与陪伴家人的时间,直到老来患病、周身酸痛,亲友都不在身边,只得自己一个老人家坐在那儿。”

他有朋友为感受儿子应考文凭试的压力,自己亲身去考一次;但他认为家长不能感受到子女的压力或感觉,“每个人的人生都只能自己经历。”他说每代人经历都不同,眼见如今本地青年怨声载道,对社会和生活的不满,他难以体会。

李爸爱说人生哲理:“人生无意外,沿途是风景。阿女你明唔明?”Natalie似懂非懂地点头。她已听过父亲说过不下一万次:“冇嘢唔可以做,只要不是伤害别人、杀人放火。咩行业叫做好,咩叫唔好?打开报纸,医生、律师都可以犯事。”又续说:“最重要自己内心踏实,不要自己斗争,想做就去做,纹身有多不好?可能日后发展到纹落只猪、纹落棵树,谁知道日后的事,咁快就说不好?”

两代各有选择 同一目标为开心

人生究竟能否规划得到,这家人已经不太在意。“咩叫生涯规划,如果你说是规划日后职业,我简直想作呕,人生怎能只得职业?有些大人到40多岁都未认识自己啦,一个中学生又能认识自己多少?”李爸说,身边友人有些至今仍在探索人生,还未想通。

李妈有很多朋友30多岁成家立室,有些又没有结婚,一人过活。“各人自有人生选择,而且际遇不同,例如姻缘也讲时机。”她说自己的人生路直接、传统。年轻时同样拼命工作,至熬出病痛、患上癌症,又为了照顾家庭,才辞职休养。“有严重疾病才令自己对人生改观,连性格也改变。”

性格会随经历改变。10多年前她还是急性子,常常杞人忧天,如今却能咧嘴笑说患病经历,以及年轻的苦与乐。

人生下半场她当起了家庭主妇,工作是督促子女学习、检查功课。当他们升中、慢慢学会自立,不再需要事事费心,她曾经自觉做师奶一无是处,于是重拾年轻时的劳作兴趣,到社区中心上手作班,学懂之后当义工教其他师奶,每次见到自己的制成品就很有满足感,开始明白怎样的生活才快乐。

纵然仍为女儿着紧,李妈悄悄说:“都唔知佢揾唔揾到食,可能要去外国做纹身师先得。又可能第日佢见到其他更有趣又想试呢,年轻人话唔埋,谂法好快变。”这爸妈愿放手让女儿自由追寻未来。那么,Natalie想像的未来又是怎样?“我都会想结婚、生小朋友。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追寻幸福和开心。”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