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殇.一】菠萝山人满为患 变回禁区反得救? 居民:多得网媒

撰文: 吴世宁
出版:更新:

潮流兴行山。香港人不再到商场凉冷气、屈在家中打机,跑到大自然本是好事,但我们却听到山头野岭发生这样的故事:在营地找到用完即弃的营帐、跑山赛完结遗下几百袋垃圾、鹤咀里作研究的螺被反转并活生生晒死。在社交媒体吹捧下,行山从未这么“潮”过。但这班从石屎森林中蹦出来的香港人,为何在大自然里却化身成狂妄的殖民者?

每逢假日,“港版大峡谷”菠萝山都挤满游人,犹如旺角。(李泽彤摄)

街坊后山变热点 居民:以前后不觉菠萝山特别

“𠵱家行山啲人仲多过旺角。”这句常听到的说话,有多准确?根据渔农自然护理署的统计数字,2015/2016年度的郊野公园游客数字为十年来最高,一共有1,330万人,即每日平均有约36,438人到访。同年渔护署一共收集3,600吨垃圾。“自己垃圾自己带走”、抑或“源头减废”的绿色理念,还未进入人们的心坎里。

一个星期天,我们跟着热爱行山的一家——Jacky、他的父母、太太Joycelin及八个月大的“细细粒”女儿,撑着伞顶着烈阳,一起走上近年变成“港版大峡谷”的菠萝山。“上次上嚟,峡谷个位至少有50、60人。”出发前Jacky说。上到峡谷位置明白所言非虚。少男少女一个个轮流走到崖边,V字自拍或跳起喊“Yeah”。Jacky心痛的说才短短几年,已见到山的面貌受侵损而变化。这座山对自小就在山脚村落长大的Jacky来说,不过是一座好多叔叔伯伯晨运种植的街坊后山。那所谓的“大峡谷”,实为花岗岩经风化及侵蚀后形成约20米深的冲沟。“以前行过(峡谷),只觉得𠮶度似山泥倾泻,都唔会特别影𠮶个地方。”

从小到大都在屯门居住的Jacky (左)从小就跟家人上菠萝山,因其方便风景及优美。但近来蜂拥而至的游人及垃圾开始让他却步。(李泽彤摄)
+5

“隐世秘景”不再 垃圾满布、山路跣脚

以前这座街坊后山的确是Jacky的隐世秘景。那时Jacky常只身或跟Joycelin一起骑单车上山,到山顶静静观看日出日落。“多得网媒介绍!” Jacky不忿的道,熟睡的宝宝则安静躺在他胸前。许多行山人士不满《新假期》及其他网上消闲杂志吹捧行山路线,吸引群众“呃like”,菠萝山就是近年受到“死亡之吻”的其中一例。今天,在良景邨山径入口等十来分钟已见50、60人从此路出发。刚缓缓爬上山坡,擡头一望,远处山上的树荫布满黑点——还以为是树,原来是人头。Jacky说行山最怕嘈,游人偏偏爱“焚机”;垃圾也多了,他亲眼见过有人把吃过的麦当劳食品原袋留在山上。Jacky认为过多游人令脆弱的地貌急速变化——山路布满碎石、更易跣脚;峡谷一带,路比以前更窄、有的则更阔;崖边的石可能因多人摆pose拍照,变得光滑。还是太太温柔。“又唔系话叫人唔好上山,但要畀多啲人知道、关注,做好教育,重视保育。” Joycelin说。

【山殇.二】生态导师:行山人多了 想认识自然的人却没有
【山殇.三】香港郊野公园先行者:大自然不会排除他人

爱好街舞的青年喜欢在山上拍摄示范高难度动作的照片。(李泽彤摄)

终于走上港版“大峡谷”,游人以情侣及年轻人居多,一人一支自拍棍,在崖边自转几圈,寻找最佳角度。喜欢行山摄影的Jacky有时不解:“我影相就系钟意去特别嘅位置影,点解个个都企同一个位?”近日更传来坏消息——菠萝山及青山本是解放军军事演习场地,青山靶场的闸口已关闭,可能跟近日游人太多、非法耕种有关。Jacky感到可惜,少了个就在家附近可行山影相的地点。以前常碰面、天天上山的晨运公公婆婆,又可去哪呢?

位于鹤咀的太古海洋研究所最近也成为“打卡胜地”,其研究品经常被游人干扰。(江智骞摄)

无人重视海洋生物? 被挖走的蚬与被暴晒的螺

“我地讲好多行山礼仪、郊野破坏,但海岸保育就冇人讲。传媒仲会话,呢度好多蚬,过嚟掘。”曾带港大学生在水口进行研究的生态导师Dickson Wong 说。位于大屿山的水口湾生态丰富,研究发现当地有至少60至70种潮间生物,更包括不少珍贵品种如马蹄蟹及䗉螺等等。政府曾计划把水口湾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SSSI),但称因村民强烈反对而搁置。保育失败,偏偏就迎来一班贪婪的游人。
水口约于4、5年前被传媒大幅介绍为“亲子摸蚬”的好去处——Dickson 就在暑假目睹数百人齐掘蚬的盛况。 曾经那里的沙白蚬可长得拳头般大,现在挖蚬热潮影响下,蚬只体积比以往小得多。Dickson 不无愤怒:“香港人或者中国人个劣根性就系大小通吃。细只嘅都要拎走佢,就算食唔哂都好。咁蚬又点长大呢?”他也曾见过有人把蟹捉走回家养,但其实那种蟹是潮间生物,没有潮汐,必死无疑;更有人在上巴士前丢掉捉走的生物。Dickson 留意到纽西兰有摸蚬限制,规定幼小的必须放生,希望政府能参考做法。 蚬消失掉不只是蚬的事。Dickson 解释,因蚬甲属滤食性生物,减少的话水里的悬浮物及有机物会增多, 能见度因此降低。鱼类亦未必可适应。 同样的,远在港岛鹤咀的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亦变成“打卡热点”,游人众多,研究员发现水缸曾遭放水致珊瑚死亡,也有人竟把螺只反转,结果集体晒死。“而家会讲保育植物,但海洋生物就不受重视,好似低等啲咁。”他无奈的道。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郊野的一浪浪游人到底还引起甚么问题?欲知更多详情,请留意刊载于5月2日出版第58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敬请读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