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间中学礼堂化身声光表演场 制作人:疫情令艺术变得越来越好玩
人气男团成员Anson Lo(卢瀚霆)一首《Megahit》唱到街知巷闻,当中使用不少电音元素加入舞曲内,原来电音亦可以融入艺术与科技中,成为学校未来STEAM教育的素材。香港艺术节近月就一个50周年特备节目举行到校巡回示范演出,透过本地创作人将平平无奇的学校礼堂变成光影与音效交织的艺术表演场地,强调有关表演打破传统歌剧或古典艺术模式,会让学生“听得到,睇得明、摸得到”,日后更可透过STEM课程,学懂编程自学成才。
抵20学校巡回表演 疫情下部分只能录播
为配合香港艺术节公演一出结合创新科技与艺术的歌剧《拉娜》,主办单位邀请本地不同艺术家,利用3部投影机、音乐用微型电脑、喷雾机、360环回立体音效等装置,创作出一个简易版作品《方圆之外》,去年起至本月底先后抵20间中学巡回演出,当中有18间学校礼堂公映,其余两间因疫情关系,只能收看录播片段。
其中最后一场在何文田旅港开平商会中学的表演,原本光猛的礼堂经窗帘遮盖窗户及关灯后,变成幽暗的空间,制作团体将不同装置摆放演出的四周、中庭以及台上,到场观看演出的中二生透过震耳欲聋的电音、人造白雾与投影机结合而成的灯影线条,以及形体艺术家透过碰触装置造成电阻转化互动模式,体验一个非一般的沉浸式表演。演出完结后,团队向在场学生介绍及示范各类装置的互动模式,让他们了解如何透过电脑编程达到有关特效。
制作人:让学生睇得明、听得明、摸得到
团队制作人钟维新表示,不少学校正推进STEM课程,这次演出正好制作一个“懒人包”,让学生理解艺术如何创新科技结合,“我哋至少要求中学生‘听得明、睇得明,摸得到’,或者唔使解释都知道系乜,今次演出用到嘅科技,大部分喺学校课程包含到……音乐声浪点样影响到讯号,再点样影响投影机嘅光影,形体艺术者触碰再影响到另一样嘢,全部都系靠编程,呢几个大元素都系中学课程学得到嘅嘢。”
他进一步阐释,利用礼堂这个地点,便是打破常规学生固有使用的空间,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索,“希望畀学生感受到原来佢哋一个好熟悉的场景,喺学校礼堂,可以变成一个沉浸式演出环境。我哋去过咁多间学校,尤其系男校,学生一路睇已经窃窃私语,𠮶个嘢点出嚟,𠵱个点整,佢哋有好大嘅好奇心。”当演出完结后,团队再邀请学生示范,逐步揭开表演神器中的神秘面纱,理解科技如何运用在艺术上。
疫情影响艺术界生态发展
他认为疫情影响整个艺术生态,由以往观众“坐定定3粒钟唔准郁”专注舞台上的效果,转而结合科技互动开辟新规格,“以前我哋做戏剧,知道观众只有望向舞台一个方向,但𠵱家艺术家可以对住个屏幕一对一咁演出,或者透过播片形式,拍低不同角度做互联网直播,接触面更加大,艺术喺传统上只会越来越好玩,变成有得玩、有得睇、有得摸。”他期望新生代透过新视角欣赏艺术,或成为未来的一分子。
旅港开平商会中学校长陈得南表示,学校一直推动STEM发展,甚至开设专用课室介绍水耕、写编程,但认为不能只从学习理论出发,便邀请团队到场表演,“𠵱个其实系一次好好嘅场景,(借礼堂)投身落去音效,同学都提到耳膜感受到震动呀,震动个感觉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呢一点好重要,而机构畀佢哋安排亲身去试玩,原来无学过音乐,唔识得科技的人,摸索下都好似玩得有纹有路咁㖞,会对科技同音乐结合有一个正面作用。”
演员顾定轩任外展大使与学生交流观后感
《拉娜》外展大使兼演员顾定轩获委派到其中两间学校出席活动,与学生交流观后感,他称乐于与本地年轻新媒体艺术家学习艺术与科技,将这个极具创意的感官交错演出带入学校,让同学在现场感受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魅力。
STEM是指把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 Engineering(工程)和Mathematics(数学)结合的教育框架,而STEAM 多了一个“A”字,即加入Art(艺术),帮助小孩建立创新思维、解决问题、逻辑推理等能力,同时让学生由拥有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拥有逻辑概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