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六成长者新力军:最想在某项技能领域上被肯定
香港人打破日本纪录,成为全球最长寿的人,然而,香港游乐场协会刚发布“退休人士精神生活调查2016”,发现过半受访者不满意退休后生活,当中主要原因是“得不到认同”、“没有个人价值”。在调查中,受访者被邀为自己生活评分,仅有58%受访者的评分达到合格分数6.1 (满分为10分)。香港游乐场协会副总监(机构传讯及体艺服务) 温立文说:“数字属高或低,见仁见智。但细想一下,香港是富庶地方,医疗好,却只有6.1分。”问题在哪?
关注退休人士精神健康 香港比内地更落后
香港现在有112万65岁或以上人士。要改善长者生活,除了医疗劵、全民退休保障,退休人士的精神生活也一样重要。温立文指欧洲早已提出“退休综合症”的概念,关注退休人士离开职场后,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如精神不振、失落、性格孤僻,甚至影响生理健康。曾访问一位80后朋友,他刚退休的父亲每天坐在家里看Youtube和睡觉。“他说从前工作劳劳碌碌,日晒雨淋,退休后只想待在家里。”朋友说。香港游乐场协会调查中,六成受访者日间主要活动就是“休息 / 静坐”“然而,香港对这个概念 (退休综合症)仍然陌生,比内地、台湾更要落后。”温立文说。
猪肉奖也是奖 自我新发现
香港游乐场协会访问了2,142位第三龄人士(已退休或半退休人士),逾六成受访者是60岁或以下的“长者新力军”,刚开始退休生活。有八成受访者表示“仍有未达成的心愿或仍有想做的事情”,“而他们最想做的事情,竟然不是环游世界,而是在某项技能领域上被肯定及有成就。”温立文说:“他们理想退休生活是有获奖的机会,未必是诺贝尔奖,但至少让他们对自己有新发现。”
事实上,以政府2001年统计推算,现时60至75岁长者,有一半拥有中学学历程度以上。他们有社会经验,有能力,身体仍然壮健。长者政策不能单走“医疗”路线,更应著重第三龄教育。
艺术活动最适合第三龄人士
香港游乐场协会的调查显示,受访者选择拟增进知识范畴中,约3成受访者认为艺术类最适合自己。今年香港游乐场协会刚完成一个为期3个月的“第三龄艺术大使计划”,让退休人士免费上艺术课程,包括书法、油画、水墨画、剪纸等,同时与年轻人义工和社工一起上课,从旁鼓励。在600位参加者中,有10位及37位表现出色的学员,分别获得“第三龄艺术大使大奖”及“第三龄艺术大使”奖项。
余婉玲就是其一。她从前是文员,退休后过了半年“蜜月期”。“起初觉得退休生活好正,唔使赶巴士,最重要系可以瞓几耐,就几耐。”半年后,“我开始觉得冇嘢做,好似所有事情都唔需要我,好冇用,好失落。”余婉玲参加了艺术课程,因表现出色获颁奖嘉许,“虽然冇感动到喊,但真系好开心。我有邀请朋友参加我的颁奖典礼,佢哋都话要参加。”
政府应大力发展第三龄教育
香港教育学院前副院长陈培佳博士退休后重返校园,任教“乐为耆师”长者导师培训专业证书课程。他认为政府应投放更多资源在第三龄教育上,提高他们生产力,同时减轻年轻一辈的经济压力。
现时不少大专院校都设有“长者学苑”,让长者成为旁听生跟大学生一起上课。然而,入学资格受学历所限,而且配额有限,陈培佳曾在报章上表示这种“补课式”计划欠远见,更认为真正发展第三龄教育,应该像9年免费教育般纳入常规资助,给予长者课程认受性。例如参考英国做法,让长者自行筹组方式办学,在不同大学报读有兴趣的课程,由教授亲自授课,比一般兴趣班更具认受性。在北欧国家更有“学习护照”计划,只要有护照,一年中可有两个月学习时间,在指定机构完成课程,学费全数由政府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