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脸识别”渐普及 带个头出街便可吃饭坐车 验证仅需10秒

撰文: 大学线
出版:更新:

在内地,出门没带钱或信用卡,你都可以畅通无阻,皆因内地近年大力发展人工智能(AI)产业,以人脸识别技术,靠“刷脸”就能买到车票、乘地铁,以至到商店购物,便利大众生活。连年轻人爱用的拍照手机程式,都应用了人脸识别,这个技术在日常中可谓无孔不入。
随技术而来的,是上千万计的镜头在公众地方涌现。令人担心,当局会利用技术监控人民一举一动,私隐尽失,活现著名小说《一九八四》中“老大哥正看着你”的世界。
记者:梁爽爽 编辑:张衍祯 摄影:张衍祯

杭州万象城的肯德基推出“刷脸支付”。(路透社)

港人对“支付宝”并不陌生。每当我们北上玩乐,总羡慕别人可用支付宝付款,而我们只能手握现金,有时还会遇上店家没零钱找续的尴尬局面。用支付宝付费,不论购物、吃饭、乘车还是转账,只要打开手机就能使用。但自从人脸识别技术在内地兴起,现在不用手机,单靠一张脸就能做到“刷脸支付”。2017年,肯德基与支付宝合作推出“靠脸”吃饭,顾客毋须带手机外出,在点餐后对准屏幕上的镜头刷脸,系统就能识别身分,再输入已绑定的支付宝手机号码即可付款,有效避免因没带手机出门而不能使用支付宝的烦恼。

人脸识别是电脑视觉(Computer Vision)的一部分,电脑视觉就像人的双眼,学习如何“看”东西,分析镜头里人的年龄、性别、衣著等,借此把人脸和身分配对。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然而当时电脑识别人脸的准确率远低于人类肉眼,因此无法广泛应用在商业项目。

近年科技突破,让电脑学会“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它模拟人的神经网络,以多层分析来辨认物体,将之应用在人脸识别上,大大提升电脑辨识的准确度,令技术变得普及。此外,现时电脑硬件的运算速度比以前大幅提升,有利演算法运行,加上大数据库的出现,有助电脑利用数据反复学习,提升识别的准绳度。

人脸识别是电脑视觉(Computer Vision)的一部分,电脑视觉就像人的双眼,学习如何“看”东西,分析镜头里人的年龄、性别、衣著等,借此把人脸和身分配对。(资料图片)

乘高铁不用车票 刷脸就行

随着技术普及,内地民众的生活与人脸识别技术紧扣在一起。高铁以往须人手验票,不论内地市民或游客,均要排队轮候验票方能入闸。2017年高铁在深圳北站、广州南站、上海虹桥站等多个车站,新增了人脸识别闸机。乘客以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在网上预先订票,或即场购票后,入闸时还须通过验证。乘客需同时出示证件及车票,但持有内地二代身分证的乘客,携带证件便能入闸。若选择人脸识别的自助通道,只要把身分证插入闸机,再擡头望向镜头,让系统识别人脸,完成刷脸手续即可通过。过程不消十秒,比传统人手验票快捷,缩减乘客进站时间。(点图放大浏览)

日常消费也会用到人脸识别技术。深圳在2017年开设了首家以人脸识别营运的24小时无人智能商店“闪士多”,首次进店时,顾客要在入口面向镜头,让电脑扫描顾客容貌,再以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店内的电脑便将顾客容貌绑定其微信帐号。店内每件货品上均贴上二维码,顾客只要将货品放在结算台上,屏幕上便会显示清单,即可刷脸支付。及后如再次进店,“闪士多”因已记录用户的资料,顾客可选择使用刷脸或扫码的方式进店。(点图放大浏览) ↓ ↓ ↓

人脸识别起家 港产AI企业称霸内地市场

内地近年高速发展AI,当中不得不提龙头企业“商汤科技”(下称商汤)。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汤晓鸥教授研究人脸识别技术20多年,与研究团队20人,在2014年终于取得突破,准确度首次超越人类肉眼,达到98.52%。汤晓鸥于是带领团队走出中大,走进香港科学园创业,成立商汤。短短四年,公司已成为首家港产初创“独角兽”(即估值达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更在2018年夺得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公布的全球人脸识别算法测试第三名和第四名(企业可提交多于一个算法参赛)。连同商汤在内,来自中国的企业和研究院包揽了首五名,技术领先全球,而商汤最新估值已超过45亿美元。

由于内地企业对新技术持较开放的态度,它们成了商汤主要的合作对象。据商汤总裁尚海龙指出,商汤的人脸识别技术正服务18个行业,包括手机、汽车及金融业等。连年轻人爱用的拍照和修图手机应用程式如美图秀秀、SNOW和抖音,程式中拍摄所用的特效滤镜,都使用了商汤的技术为人脸关键点定位,辨识用家的眼、口、鼻等轮廓。无论用家怎样移动,特效都能准确地追踪脸型。

商汤科技虽然只成立了3年,但已有很多“大客”,包括中国公安部以及中国移动、海航集团、华为等行业巨头。(网页截图)

协助城市管理 监控镜头遍16省市

商汤科技联合创办人暨副总裁徐冰指,AI的人脸识别技术有助打造智慧城市。而商汤的人脸识别技术已获内地官方采用,并应用在名为“天网”的大型监控系统。内地官媒报道,目前“天网”系统已遍及全国16个省市,并设置逾2,000万个镜头。记者曾走访内地实测,发现由步出落马洲站、进入深圳起,直至走出深圳福田关口,路程仅几百米,已有逾300个镜头拍下途人的脸孔。根据商汤的资料,单在深圳就有大约130万个镜头。

内地官媒报道,目前“天网”系统已遍及全国16个省市,并设置逾2,000万个镜头。(视觉中国)

“天网”监控成效不俗,在2015至2017年,全国就有超过2000名逃犯难逃“法眼”,被公安在监控系统发现而被捕。而歌手张学友更助公安屡屡立功,甚至被誉为“逃犯克星”,几乎每次他在内地举办演唱会后,都有逃犯被捕。单单在2018年,公安以人脸识别技术在张学友演唱会捉拿的逃犯数目多达60人。

技术打造智慧城市 提升公共空间安全

徐冰指,与内地政府的合作主要在打造智慧城市,人脸识别技术让城市运作变得更有效率、更安全,例如打击犯罪、处理交通、人潮管制问题等。

如在2014年除夕,上海黄浦江外滩庆祝跨年时发生人踩人事件,造成36人死亡。悲剧发生的原因乃人流对冲,其后有人倒地形成骨牌效应。当局事后采用商汤的人脸识别技术监控人流,以更快、更准确的电脑视觉估计人数,并侦测逆流而行的人,通知警方作出人流管制,疏导人潮。

徐冰形容,监控系统如供水、供电一样,属城市基础建设,英美等政府都设置镜头以助监控。(大学线授权使用/张衍祯摄)

铺天盖地的监控镜头,难免令人担心私隐安全,更有指人脸识别技术可能成为内地政府监控和捉拿异见人士的工具。徐冰不认同设置更多镜头会侵犯私隐,反之他觉得有助提升公共空间的透明度,让警方在罪案发生后,了解事件详情,协助破案,保障社会安全。他认为镜头并非设在私人地方,不涉私隐问题。

譬如在你家里面、洗手间,不应该有摄像头的地方不会有的,它会去确保大家的隐私。
徐冰

2017年商汤的业务延伸到新疆,与新疆安防公司“立昂技术”,合资成立“新疆汤立科技有限公司”,以拓展安防市场为重点。有人质疑商汤进军新疆,是提供技术协助当局维稳。记者问及合营公司的业务详情时,徐冰没有正面回答。

铺天盖地的监控镜头,难免令人担心私隐安全,更有指人脸识别技术可能成为内地政府监控和捉拿异见人士的工具。(商汤官网)

监管守则保私隐 吁业界共同参与

现时,AI业界并没有一套清晰指引保障大众私隐,只能依靠自律约束。欠第三方监管下,市民难免担心自己的容貌被不法使用。面对公众对私隐的关注,商汤表示,公司今年已成立商汤科技安全讯息管理委员会,制订公司内部指引,防止私隐泄漏,例如只有负责该项目的团队才有权限接触相关数据。商汤希望能以身作则,令业界共同重视私隐保障,长远协助行业或政府确立守则,释除公众疑虑。

冯雁认为现时人工智能的监管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大学线授权使用/张衍祯摄)

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冯雁博士指出,任何技术都可以用来伤害人,而人脸识别技术带来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不完全知道哪里有镜头:“你去到哪里都会有人知道你的行踪。”但她同时指,内地设监控系统后,有助降低犯罪率以及寻回失踪人口。她认为社会要在公众安全及私隐之间作取舍,她以重视私隐的英国为例,民众为了防范恐袭,也接受政府在街上广设镜头监控。

为了回应社会对AI的忧虑,她认为需要成立一个公众信任的监管团体,确保在现今AI发展迅速的时代,业界有一套可供参考的守则。然而她承认,要确保监管团体的独立性,专家既要有AI知识,同时不牵涉在商业利益中,而符合这两项要求的人士寥寥可数。

国内以人脸识别技术锁定或抓捕的罪犯数字(大学线授权使用/资料来源︰深圳市公安局﹑新华社)

冯雁建议现阶段先制订监管的主要原则。若日后有监管条例,它应涵盖不同AI产品,如医疗手术、无人车等,它们应接受监管团体的检查和测试。她又指,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条例应有前瞻性,例如可参考药物管制条例,不论药物的种类,条例也能普遍应用在未来的产品上。

【本文获“大学线”授权转载,原文:拍卡过时 不如刷脸 人脸识别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