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台港游行】走过戒严岁月 台湾百年教会办物资站支援港示威

撰文: 廖俊升
出版:更新:

党禁、选举筛选、禁止游行集会,这些不自由社会的象征,也曾出现于台湾。40年代到8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实施戒严,打击和监控一切“叛国、叛党”的人士,人民没有结社与谈论民主的自由。在白色恐怖下,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无惧打压,旗帜鲜明支持民主运动,成为了台湾黑暗时代的一点光。
在台湾戒严时代,他们大声说要民主,台湾人决定台湾的未来;他们庇护被搜捕的民运人士,令教会干事被囚禁。到了近代,他们鼎力支持太阳花运动,派出医生援助学生占领立法院。
今年香港爆发反修例运动,基督长老教会选择站于示威者一方,提供物资以及不同的人道援助,更将参与9月29日台湾大游行,声援香港示威者。宗教界别介入社运政治常见,但台湾“社运先锋”长老教会认为,教会不是在参与政治,而是遵从信仰中自由与人权的价值。“长老教会讲求社会公义,这是一个普世价值,进步的价值。政府如果是极权、独裁,我们就会发声。”长老教会黄春生牧师说,香港示威者正正都在追求这一个价值,因此他们义不容辞来帮助香港。
摄影:廖俊升

教会为港示威者供应人道物资

19世纪末,大清帝国遭外国侵略,被逼签订割地条款,当中签署的《马关条约》就将台湾土地割让予日本。日本接管台湾之后,有基督传教士到台湾传道,成立了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济南基督长老教会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其中一家,位于台湾台北市立法院旁。教堂和主日学教室都是市定古迹,以哥德式建筑设计,目前还保留日治时期风貌。走入教堂内,地上显眼处放了一箱箱头盔,跪凳也摆放了防毒面罩配备的泸罐,场景令人想起香港示威现场的物资站。济南基督长老教会黄春生牧师说,这是给香港示威者提供的人道物资。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有逾百年历史,一路支持台湾民主运动发展。今年,他们也有支援香港反修例运动。
+5

今年7月底,济南基督长老教会便开始为香港示威收集物资,并运送至香港。黄牧师说,物资都是由台湾各地寄来,而物资就是以人道物资为主,包括面具和滤罐、生理盐水和安全帽。“也有人联络我们说提供强力弹弓,还有后来有人说拿那个球棒,我们说不行,我们不提供那个东西,我们是以人道物资为主。”

黄牧师指,当教会得知香港警察发射催泪弹驱散示威者时,又想到了催泪气体的化学物质会对人造成伤害,便决定做物资传送的工作。“我们是做物资转运站,因为我们教会离火车站最近,去机场也是最快。”他又说,物资都由不同人士捐赠,其中更有两件物资由中国人寄来,声援香港示威者。

黄牧师说,教会支持各地以和平手法争取公义,会向示威者提供防具,但不包括攻击武器。他认为,香港示威者的“勇武”是由港警逼出来的。“还记得818游行,没有港警的游行多么好,没有催泪弹,自然也没有勇武派。”

参与929台港大游行

周日(29日)下午3时,20多个团体一同将合办一场名为“929 台港大游行—撑港反极权”的声援香港示威者大游行,将假台北立法院外济南路起步,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也是游行参与单位之一。黄牧师说,是次游行的价值跟教会信仰价值一样,同样是支持民主、自由和人权等价值,所以决定参与其中。

港情况如家暴 受示威者“遗书”打动

“长老教会讲求社会公义,这是一个普世价值,进步的价值。政府如果是极权、独裁,我们就会发声。”黄牧师表示,教会的信仰是爱邻舍,即使港台有一海之隔,也要伸出援手。他坦言自己对反修例运动感动很深,原因是他曾经帮助过受家暴的人,“听到中国跟外国说,香港是我们的家务事,我就说如果是家务事,你怎么可以家暴家人?很简单的道理。”

反修例运动里,不少走上街头的示威者都是年青人,黄牧师对此也表露了怜惜的关怀。他曾跟香港的牧师了解示威情况,“他们就说,青年出去街头,写了遗书放在包包里面,‘爸爸妈妈对不起,没有办法孝顺你们’,他们有可能就会死掉,那时候很害怕才会写这样的东西。”

9月29日港台大游行将于立法院外的济南路起步。

提供人道支援

教会作出两类支援,一类是物资的转运站,另一类是对人的援助,包括庇护。黄牧师说,如果有政治受难者走避至台湾,教会会提供适切的救援,为其安顿一切。“他需要医疗,我们转介,你需要医院,我们帮你转介到医院去就医;你需要房屋,就转介给房屋的部分;你需要教育的,转给教育;你需要庇护的,就转给这样的单位,我们去跟他们签保证。我们做我们可以做的。”

黄牧师说,早期台湾没有政治难民法,庇护工作是由教会跟政府作担保,让政治受难者得到照顾。他直言台湾也曾有很多人受到政治逼害,而要到日本、美国、欧洲避难,也就是当地的教会庇护他们。基督长老教会亦曾帮助中国难民和维权人士,以及菲律宾移民工,他认为人道援助不应分立场与国族,“医生会不会分你是敌人或不是敌人?”

黄牧师指,教会一直支持民主价值,即使香港并非台湾事务,也应当支援。

戒严时代长老教会对抗政权

台湾在民主来临之前,曾经历一段威权时代,教会就在这段时间坚持争取民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管治权,亦开始对台湾实行高压威权管治。高压管治与施政不妥等原因,令官民关系恶劣。1947年,当局人员因侦缉私烟杀伤市民,引发大规模军民冲突,导致了大量民众死亡。后来此事被称为“二二八事件”。那时候也有不少教友走上街头,协助示威者。“我们的信徒很多都是二二八的死难者,甚至白色恐布的死难者。”黄牧师叹。

党禁、有筛选的选举、禁止集会游行等不自由社会的象征,也曾在台湾出现。1949年,国民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于台湾颁下戒严令,通过了《惩治叛乱条例》,造成许多冤假错案。戒严时,不少倡议民主或是台独的人士被锁进囚牢,或是死于非命,例如是1981年民主倡议者陈文成被发现伏尸台大,死因不明。

黄牧师批评林郑月娥不听取民意,才导致今天这个局面。他促使中国政府当局直接面对香港市民。

一直坚持民主 对抗白色恐怖

在戒严的日子里,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没有怯于白色恐布,坚持发声和支援政治受难者,更表态支持台湾独立建立。1977年,教会总干事高俊明发表《人权宣言》,表示台湾的将来应由台湾住民决定,促请政府“使台湾成为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国民政府认为他们要搞“台独”,故长期的监控教会。前国策顾问、台独倡议者蔡有全忆述,在高牧师演讲时,礼拜堂被秘密警察包围,政府更安排扰乱份子到观众里,争论高牧师的身分,事后亦经常有秘密警察查探监视神学院,有些学生和老师则被怀疑是国民党的线眼。

即使面对打压,教会仍不断进行地下工作。1977年中央民意代表选举中有多名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参选,形成了一股党外民主风。不过,时任总统蒋经国中止了该次选举,激发人民上街示威挑战戒严令,示威以杂志《美丽岛》为基地。当年12月10日,也是国际人权日那天,台湾爆发了一场二二八之后最大规模的军民冲突,史称为“美丽岛事件”。三天后,政府就开始“大搜捕”,以“叛乱”重刑清算示威领袖,行动总召集人施明德也是目标人物。教会总干事高俊明虽不熟悉施明德,却愿意暗中协助他匿藏起来。直到1980年1月施明德被发现和拘捕,引爆连串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成员被捕事件。在美丽岛大审中,高俊明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亦有9人因匿藏施明德或知情不报被判监。

1987年国民政府解除戒严令,到90年代台湾终于步向民主。如今教会在全国有约20万信众,影响力巨大,但这些都是从悲惨的岁月里累积起来。黄牧师说,如今信众里面,大多是早期台湾的社会精英,也是戒严时代被政治逼害的人民。“现在民进党里面的那些官员,很多都是过去政治的受难者,有很多都是教会的信徒。”黄牧师说,台湾的民主运动跟长老教会息息相关,政府以威权伤害人民,长老教会必会对抗。

参与社会是基于寻求公义 非政治因素

宗教人士参与政治事务,在世界历史上并非罕见。美国牧师马丁路德金领导美国黑人平权运动,又成立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推动美国民权发展;亚洲方面,韩国“光州民主运动”中,韩国天主教会也有重要角色。首尔总教区主教金寿焕枢机曾力劝戒严司令官停止使用枪械;甚至在军队入城屠杀之前,有神父到城外阻止企图入城的坦克,逼令坦克车无法前进。当年部分神父更加因进行各种调解工作而被拘捕;在反修例运动之初,香港基督教教牧联署筹委会已就事件进行多次集会;基督徒对著警察彻夜唱了8小时《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企图感化对方,成为一时佳话,这首圣诗更变成为抗争歌曲。

有人主张“政教分离”,究竟政治与宗教信仰能否切割?黄牧师澄清,教会发声和支援社会运动,并非考虑到政治因素,而是当社运背后有信仰中所涵的价值,他们发声便是遵从耶稣基督行的公义,这次支持香港示威者也是同样原由。“我们是反极权、反独裁,如果他们(示威者)有民主人权自由的价值,我们一定支持。”

屹立百年的济南基督教会。

吁港参考李登辉处理民运的做法

“香港之所以为香港,是因为有民主自由。如果没有民主自由,香港就不是香港,他跟广州深圳有什么不同?”黄牧师认为,香港示威者为了保障自己本有的权益,才走上街头,而这些价值令国际机构看到香港独特之处。他指,修例正正影响著日后香港的司法权,“行政、立法、司法,民主社会里面三权分立,现在你也要拿走了,我们的司法权,香港还成为香港吗?”教会走过戒严岁月,今天黄牧师看见香港人民受压逼而走上街头对抗威权,他的感受特别沉重。

香港示威彷如覆水难收,特首林郑月娥纵使撤回修例,也难以平息民怨。这场反修例风波,让黄牧师想起了台湾在1990年爆发的“野百合学运”,李登辉用了不足一星期便接见学生代表,答应诉求化解民怨。

“如果林郑月娥那时候在抗议的时候,她一个礼拜赶快去解决、对话,事情就不会这样。”黄牧师坦言,香港人应当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就像台湾人一样。他又说,如今林郑月娥也不能解决问题,或许习近平要好好学习他们的教友李登辉,到香港直接面对群众。

野百合学运
即使1987年国民政府解除了戒严令,但台湾仍然处于不完全民主的状态,国会及总统均不是普选产生。1990年3月,数千学生聚集在中正纪念堂,向国民政府提出“四大诉求”:解散国民大会、废除临时条款(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召开国是会议、以及政经改革时间表。时任总统李登辉数日内便答应了“召开国是大会讨论其余诉求”的对话前设,会见了53名学生代表。后来民间提出的各项诉求逐步实现,今天台湾的议会议席和总统均由普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