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告票换生命】(下)给流浪狗另一个出路
最新施政报告提及“动物”的次数五指可数,流浪动物政策更被简单归纳在“动物福利”议题下:推行流浪狗只“捕捉、绝育、放回”试验计划。这个尚未正式落实的计划背后,涉及的是数以万计的动物性命。
面对流浪动物的问题,政府多年来主要采用“捕捉、暂住、领养或人道毁灭”的方法来管理。然而,这只是一种头痛医头的“管理手段”,非但无效“解决”问题,更莫论一个针对性的的整全方案,而最终受害的,就是一只又一只被捉去“人道毁灭”的流浪狗。由2010年至2015年间,渔护署共计5万多只动物被人道毁灭。
人狗社区共融的可能性
本报向渔护署查询最新流浪动物数字:去年,渔护署共接收4,074狗只,当中只有651狗只被人领养,近6成最终被人道毁灭。
根据国外经验,例如马来西亚、台湾、英国等地,若能为狗群中八成狗只结扎,其数量便会趋稳定,流浪狗引至的卫生问题亦明显减少,例如公犬会减少因争夺配偶而跨区出没,或者打斗争夺地盘等情况。而透过义工喂饲,流浪狗不会在区内翻找垃圾,既保障狗只的健康情况,亦减少社区卫生问题。
因此,香港民间动保团体及义工便多年来一直倡议“捕捉、绝育、接种疫苗及放回”(TNVR / TNR)计划(下称TNVR),目的是实现流浪狗与社区共融的理想,让牠们以不干扰居民的方式在社区中生活,亦免于被人道毁灭。可惜,渔护署多年来并无正面回应提案,并以“区议会反对”及“计划无实质数据支持”为由,拒绝正式落实。
自发民间团体 告票换生命
得不到政府支持,不少动物义工为了保住流浪狗的性命,唯有以自己的资料作登记,为牠们植入芯片,再放回原区。狗只日后若被渔护署捕捉,便会通知义工赎回,免于因无人领养而被人道毁灭。无奈动物义工的举动,触犯了本应针对不良狗主的《狂犬病条例》。不过,即使面对法律,这群珍视每颗生命的有心人,也宁愿承受被检控的风险,为无权发声的流浪狗奔走于社区。
另外,民间动保团体“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NPV)亦于2008年起,在黄大仙狮子山郊野公园接近民居一带,在山上为400多只流浪狗进行绝育,令该区流浪狗数量维持在约500只,而近年市民投诉受流浪狗滋扰的宗数亦减少。
政府终试行 3年2试点
在民间团体多番促请下,2015年初渔护署终于推行TNVR试点计划,为期3年。计划于长洲及元朗大棠两个分别13公顷的指定试点区内进行,长洲区由“爱护动物协会”(SPCA)筹备及执行,元朗区则由“保护遗弃动物协会”(SAA)负责。
整套试验计划包括SAA及SPCA工作人员的前期训练课程、区内捕捉、医疗检验和性情评估、放回原区喂饲和监察,最终评估试行计划的成效。狗只会由兽医进行检查、植入芯片、注射疫苗、绝育,并提供预防寄生虫的药物,然后放回试点区。放回后,会由SSA或SPCA当区义工负责喂饲,避免狗只在社区翻找食物,影响环境卫生。
据悉,SAA已为元朗试点区内9成流浪狗进行TNVR。两个组织均表示,计划试行期间居民普遍支持,过程大致顺利。在2个试点中,相关人员已获得《危险狗只规例》及《狂犬病条例》的豁免,不会被视为流浪狗只的法定畜养人,以确保他们能不受法例规限顺利执行计划。在三年试验期间,渔护署会评估计划的成效,作为未来调整流浪狗政策的参考数据。若计划可行,人道毁灭将不再是流浪狗的唯一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