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城市 不一样公共空间设计
特朗普于上任后提出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兴建围墙,引起国际间议论纷纷。同样的构思, James Corner也曾想过,“我们构思的边界不只透明、灵活和寛容,而且是一个自由贸易区,装设大量太阳能发电板,希望能在某程度上协助墨西哥的经济。这个设计着重流动性,以全球主义(globalism)和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精神,重新想像21世纪的边境功能。”事实上,他一直带领其设计工作室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进行多个国际瞩目且极尽复杂的设计项目,当中的理念和美学,处处体现这位园境规划设计大师对城市宜居性的关注。
地球资源有限,人口、污染、废物等问题不断增加,James Corner警戒人类很快会面临无以为继的窘境。而他一直积极透过其项目来处理这些问题,当中位于深圳前海的都市规划项目便以一个可持续的框架作核心,在未来十年打造一个拥有优美风景、良好水质和空气质素,而且流动性和步行度皆高的社区。
城市设计激活荒废土地
全球历经200多年的都市化过程中,公园和公共空间都一直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举世闻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本来只是为了管理水源而兴建,后来人们开始要求社会资源公平分布,它才成为让每个人都能无条件地享用公共空间的象征。今天的纽约,新公园和公共空间的数目都大幅增长,就例如Brooklyn Bridge Park将工业用地转化为公园,坐拥广阔城市景观,每星期有成千上万游人使用。
这种精神氛围造就了纽约High Line的成功。它原是一条荒废了的高架火车铁路,1.5英里长,穿越曼克顿区West Side。工程师当时只著眼于让运货列车穿过城市,漠视周边的城市结构。列车停驶后,High Line铁路高架桥杂草丛生,被彻底覆盖。人们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只记得它是一个日久失修的基建设施。在2000年,时任市长朱利亚尼(Rudy Giuliani)已经批准将High Line拆除。只有一个名叫“Friends of the High Line”的基层团体认为那是值得保留的东西,但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幸好,其后的市长彭博(Michael Bloomberg)看到West Side的经济潜力,著手将这个厂房和仓库林立的工业区重新规划。重整后,主要大街上的建筑物高度限制放宽了,该区因此开始吸引发展商的目光,这个措施同时让High Line附近保持较开扬的环境。
让城市与自然共存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设计理念是‘keep it’,不要过度设计,不要玩建筑把戏,只需好好保留这个本身已经很有力量的建筑。我们集中火力处理的难题,是如何保护High Line的生态之余,同时让公众可以使用这个空间。换言之,就是透过设计,让城市和自然共存。”
近年,James Corner在香港参与发展尖沙咀Victoria Dockside,翻新梳士巴利公园和尖沙咀海傍。“如果你还有印象,相信你会记得公园以前不是一个怎样欢迎人使用的地方,望不到海港,不太绿化,也没有坐的地方。我们的设计拿掉多余的东西,让空间变得开扬。我们在中央铺了一片草地,加入各项康乐设备、让人随意坐下的设施以及艺术装置,真正串连起社区、海港和公共空间。另外,在梳士巴利公园里有不少结构,是用来通往地下商场和停车场,James Corner花了很多时间,去设计铺盖这些结构的垂直花园,利用兰花瓣形外墙(orchid petal wall),设计出可以预先倒模生产的结构单元,用模组方法建造,并在背后装设植物和灯光。
James Corner 认为在思考城市宜居度时,固然可以引用各种评分准则,但真正将人拉往城市的引力,是当中的人。“环境设计让城市生活戏剧化,增加张力,以及呈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面,是设计公共空间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今年的KODW “设计“智”识周”已经完满结束,下年将于6月再与大家见面,同时香港设计中心亦会于今年12月举办BODW“设计营商周”,如果大家想继续探讨设计与商业市场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不妨到http://www.bodw.com/kt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