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者辛酸 丈夫中风 妻挨膝痛顶硬上:他是家人,几辛苦都要做

撰文: 曾向铨
出版:更新:

照顾中风病人是种长期作战,6月初西湾河有老翁不堪压力,亲手勒死中风的挚爱,悲剧令社会焦点从病人转至照顾者身上。居于柴湾的卢生卢太结婚近40年,7年前卢先生中风,右边身瘫痪;卢太拖著膝痛的右脚照顾丈夫,除了是对家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随遇而安的心态,“你唔接受、成日谂‘最衰系咁啦’,日日沉醉喺𠮶个思维,会搞唔掂。”
撰文:曾向铨

卢先生中风、坐轮椅、再学行路,卢太一路相伴。(林若勤摄)

卢先生在内地任职玩具厂经理,一日清晨,他梳洗后咳两声,顿感天旋地转,勉强开得房门后,便失去知觉,由工友发现报警,即日送返香港救治。早在医院等候的卢太担心万分,“佢望吓我,无睬我,无意识要睬屋企人”。

迷迷糊糊大半天,到卢先生恢复意识时,右半边身经已动弹不得,说不出话来;病榻旁的卢太眼巴巴望著丈夫,“倾计真系倾唔到,剩系坐喺到,为咗佢安心瞓,呃佢话要返屋企,其实我只系走咗出去。”

未雨绸缪 卢太周出寻无障碍通道

卢先生不是家中第一位中风病人,卢太的父亲、妹妹早年先后中风,妹妹更不幸离世。中风病人失去一定的活动能力,严重者连如厕、进食都要其他人帮忙,如康复进展不理想,对照顾者而言更是一种长期作战。

因卢太曾照顾先前两位家人,知道过程艰辛,所以丈夫中风后知道无暇去怨天尤人,“你吓吓唔接受,成日谂‘最衰系咁啦’,日日沉醉喺𠮶个思维,会搞唔掂嘅!”汲取经验,卢太在丈夫仍然留医期间,已著手准备日后的照顾功夫,在厕所加设扶手,另与女儿一同寻找住所、医院附近的斜路,推著轮椅试行一遍。

访问间卢太突然提起明年是二人结婚40周年,卢先生立即意会。(林若勤摄)

妻子顶硬上 丈夫却因感“任人摆布​”想自杀

卢先生康复算是不错,留院两星期已可回家,而平时负责打理家头细务的卢太每天更见忙碌:照顾亲友的小朋友、陪丈夫覆诊、做家务、准备晚饭等等,塞满每日行程。重复的工序模糊了记忆,卢太称已不太记得当时辛酸,只记得本已退化的膝盖变得“好鬼痛”,但看医生治病,也不忘学习如何用力推轮椅,继续“顶硬上”照顾丈夫。“呢个系我屋企人,几辛苦都要做”,访问时卢太总是轻描淡写带过照顾丈夫的辛酸,只道家人的责任是支持她挨下去的动力。

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令卢太从未想过放弃。惟卢先生想起当时日子,并不好受,虽然现在笑言“无话事权,任人摆布,自己做乜都唔得”,话虽轻松,但生活、心理压力曾逼得卢先生想过轻生,“将来点算呢?始终都系家庭支柱,谂唔通,谂下谂下想自杀。”

中风初期他未曾向太太提过自杀念头,直到行得走得才敢提起,“识郁𠮶阵调返转头谂,既然唔死得,咪起返身啰”,僵硬的半边面也拉扯不住笑瞇瞇的眼睛。

康梁秀贤称,私人屋苑的病人因面子问题,更加隐蔽自己。(林若勤摄)

卢先生中风让他们看清街坊“真面目”

当时两夫妇结婚超过30年,卢先生赞太太“很难得”、卢太赞丈夫“脾气好”,两人一直无争拗。中风无碍两人感情,倒也让他们看清街坊“真面目”。中风后卢先生坐了半年轮椅,两夫妇外出撞见数十年街坊,没有人上前打招呼,更遑论是慰问,“咁无人情味嘅,大家咁熟络,见到我哋都唔打声招呼嘅?”

卢太以为看尽人情冷暖,直到卢先生大致康复,不用坐轮椅,街坊才对他们坦白,“‘我哋唔系专登唔叫你哋,只系惊嘈住卢生休息’,几个街坊都系咁讲,你话点估到原来咁细心吖?”现时,卢生卢太会定期到医院分享照顾中风病人的经历,亦会参加香港复康会地区中心的活动,与其他照顾者接触交流,鼓励他们把握亲人半年黄金康复期。接触过不少中风病人及照顾者的柴湾区大厦居民协会副会长康梁秀贤称,多数病人和家人都不愿寻求帮助,居住在私人屋苑的病人因面子问题,更加隐蔽自己,须长期间接触他们建立关系,再提供其他社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