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陈凯旭再误用“家庭科医生”头衔 专业失德罪成判除牌4个月
有多次专业失德纪录的西医陈凯旭,被指2021年有医健网站文章以“家庭科医生”头衔引述他的意见,由于相关头衔并非医委会认可,加上会令人误以为被告属家庭医学专科医生,陈凯旭被控一项专业失德。医委会今早(16日)召开聆讯,他没有应讯,亦未有代表律师到场。
医委会研讯小组指,被告无悔意,缓刑期间再犯错,裁定专业失德成立,除牌四个月。值得注意是陈凯旭另涉“隔空”签发数百张新冠免针纸案遭警方通辑,他于2021年6月已离开香港。
医委会早前接获投诉指,医健平台“healthy D”于2021年8月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以头衔“家庭科医生”引述西医陈凯旭的意见,由于相关头衔并非医委会认可的头衔,加上会令人误以为其属家庭医学专科医生,陈凯旭被控一项专业失德。医委会今早召开纪律聆讯,陈凯旭没有应讯,亦未有派代表律师到场。
律政司:医生须确保资料准确 头衔有误导成份
陈凯旭早前就案件回复律政司时指出,难以刻意找出所有关于自己受访的内容以确认无误,实属抱歉。律政司一方则指出,根据专业守则,医生为公众或病人提供的资讯要受规限,包括使用头衔需为医委会承认的资格,医生亦应负起责任,确定资料不违反规定。律政司又引用过往多宗医委会案例助证,医生需要付出努力确保相关资料不出错,惟被告并没有。
研讯小组主席蔡坚反问“家庭医生”是否可类比
律政司代表重申,家庭医学科是一门专科,被告不是有关范畴的专科医生,却使用“家庭科医生”而非“家庭医生”头衔,认为会构成误导。不过,医委会研讯小组主席蔡坚反问,“家庭科医生”是否可类比为“家庭医学专科医生”,“Is 家庭医生ok,但家庭科医生not ok?”他又认同被告所指,难以确保网上所有访问的内容。
医委会研讯小组法律顾问则提醒,头衔字眼如何并非重点,应整体考虑使用“家庭科医生”头衔时,会否令文章造成误导。研讯小组经过约一小时讨论后认为,据过往案例及专业守则,使用“家庭科医生”或会导致误导市民以为其为家庭医学专科医生,故裁定罪名成立。
“为节省医委会宝贵的时间,请取消所有关于我的投诉,因我已经不是香港医生……多谢过往多次审讯和花时间去聆听我创意的解释(cancel all the complaints against me for saving your treasurable time as I am not a doctor now in Hong Kong…Thanks for offering me many time of visiting you and spending time for listening to my creative explanations in the past)”
-西医陈凯旭在2023年4月12日向医委会回信
陈凯旭缓刑期间再犯错 被警通辑 现已离港
研讯小组指,鉴于陈凯旭已有多次专业失德的纪录,加上他于去年4月12日向医委会作出的回复,并没有反映任何悔意,故判除牌四个月。
陈凯旭在2020年6月曾被控,错误使用“家庭科医生”的头衔,连同其余两项杂志文章推广美容疗程时作出错误及有宣传成份的陈述,当时被裁定除牌三个月及缓刑36个月。小组指,由于被告于缓刑期间再犯错,故裁定撤销早前缓刑,会与今次裁决同期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陈凯旭去年另涉“隔空”签发数百张新冠免针纸案遭警方通辑,他于2021年6月已离开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