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岗中学|家长批转校方案无过半支持欠认受性 促议员教局介入
湾仔玫瑰岗中学今年九月停办,全体学生将转校至余振强纪念第二中学。有玫瑰岗中学家长、旧生及教职员在本周二(23日)举行记者会,批评校方举行两次家长意见调查,据知支持转校方案两次均未过半数,校方却擅自更改通过门槛方式,拆细投票选项,务求坚持安排学生转往余二,质疑是违反诚信。有家长亦投诉,填写咨询问卷时,选择留在原校就读的方案,竟遭校方拒收。他们向教育局及立法会议员发公开信,希望能协助学生在原校完成学业为止。
两次咨询支持转校票数不过半 批“搬龙门”达到目的
玫瑰岗中学去年分别于11月和12月举行两次家长咨询,了解家长是否愿意转往余振强纪念第二中学,承诺得到过半数家长支持才会实施方案。有家长及教职员在本周二举行记者会,批评校方处理过程不透明,没有公开两次调查的票数,仅从传媒报导得知两次调查结果。
该校一位不愿具名的教师指,第一次家长调查显示,选择“转校方案”有144人,占总票数47%;选择“其他方案”则有53%,反映转校方案未得到过半数家长支持。然而,他指校方谎称“没有一个选项得到50%以上学生家庭的支持”,要展开第二次调查,并把“其他方案”分拆为两个选项,即“留在玫瑰岗”及“自行转校”。
他指,最后“转校方案”虽仅获128票,占总票数的47%,未获过半数支持,但校方将通过门槛改为“简单多数票”后,令“转校方案”胜出。
中三家长填表选留原校 遭校方拒收
除了质疑校方就咨询方法“搬龙门”外,有家长亦投诉校方限制他们的投票选择。中三家长李女士(化名)表示,她在参与第二轮投票时,选择“留在玫瑰岗”,校方却向她称,规定中三级学生不能选择此项,只能选择“转校方案”或“自行转校”。李女士坚持不改,其回复表格遭校方退回。
学校早前亦被揭在次论咨询阶段,拟向每人提供9,000的转校津贴,被质疑是影响投票结果。该校教师表示,有办学团体人士取得家长的联络方式后,向他们发放资讯称,如对转校至余二的方案有疑问,可以致电家教会主席。
高中家长张女士(化名)称收到讯息后致电家教会主席,获悉将有第二次投票,提及如选择转去余二便可获九千元,她不解为何校方不发布通告公布,而是要求家长主动致电,质疑是利诱行为。该教师又举例,先前曾有另一间学校向学生提供资助以转校,受到教育局谴责,相信校方是熟悉教育条例,做法是避免留有文件证据,希望教育局查明真相,“喺个灰色地带做就可以系ok?”
宣布停办前 有中一家长花约一万元购书簿校服
办团道明会于九月公布将停办玫瑰岗中学的决定,有中一生家长陈女士(化名)称,此前已花费约一万元支付儿子的书簿、杂费及冬季夏季的校服,批评校方在开学后不久,突然仓促公布停办决定,令人难以置信。
玫瑰岗中学家长、旧生及教职员昨日向教育局局长蔡玉莲、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梁美芬及委员会全体议员发公开信求助,促请阻止玫瑰岗中学的提早转校的安排,让现有学生们能在原校完成学业为止。
《香港01》就此向玫瑰岗中学、办学团体道明会查询,为何不向家长公开票数、转校方案不过半仍通过决定的理据等,正候回复。
教育局未回应会否查校方咨询手法 敦促保持良好沟通
教育局回复查询时,未有回应会否调查校方的咨询手法,会否要求办团撤回转校方案,协助学生原校完成学业,仅称作为办学团体,道明会有责任为玫瑰岗中学的学生及教职员作妥善的过渡安排。教育局又指,曾与办团和学校代表会面,责成办团和学校适时跟进,为学生、教职员和家长提供合适的协助及支援,包括为转读余振强纪念第二中学的学生修读高中选修科目作出妥善安排。
教育局敦促校方与家长及教职员保持良好沟通,并留意学生的情绪,按需要提供适切的辅导。局方亦提醒办学团体及学校在停止营办时,须遵从教育局相关的程序指引,处理学校帐目及资产等事宜
梁美芬:会向教局跟进 应检查是否有好措施助过渡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梁美芬认为,杀校、合并等都是大势所趋,但玫瑰岗中学事宜可以处理得更好,“个过程可以处理得好啲,等家长有个准备,如果佢哋系比较坦承咁去沟通,就唔洗出现咁多有唔同嘅意见。”她认为,玫瑰岗中学事宜是源于该学校管理层未有尊重校内学生,透露会向教育局跟进,避免再次发生同类事件。
她指,学校突然停办极有可能引起未成年学生极大的情绪波动,而且校方突然又改变原本计划,提前停办,形容做法朝令夕改,无疑是对学生的升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应检查是否有更好措施,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她建议,政府资助学校聘请教育专家,向教师、学生等辅导,“提早畀啲警示学校,你哋已经去到临界点啦、你哋要提早准备,或者同咩学校合并,系会更加好。”
朱国强:批办团利用公帑扩建的校舍放租 担心成为常态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表示,玫瑰岗中学停办争议多时,反映办团提出的方案,未得到大部持分者认同,亦反映办团与持份者之间失去互信。他认为,安顿好师生是办学团体的责任,批评教育局不愿意介入,亦不愿寻求其他方法,在关键时刻未好好把关,最终是牺牲学生福祉,去成全办团,令人感到失望。
他质疑,办团不欲在自置校舍继续办学,以将校舍“尽早交吉”,出租予私校营运。他指,公帑扩建和改善的校舍被办团利用放租,担心日后会否成为常态,教育局应作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