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局40周年展历史文物 考英文科以前系写中文?
多年来为香港莘莘学子举行公开考试、某程度决定大家人生路途的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今年踏入40周年。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香港的课程和考试制度都随时间有极大变迁,为让大家回顾青葱岁月,考评局举行展览,展出多件“考试文物”,原来当年考英文科,竟然可以在试卷上写中文,相信是不少6、70后的集体回忆。
《香港01》精选当中5大趣事,看看这40年来,被不少学生视为梦魇的香港公开考试改变。
香港考试局在1977年成立,并于1978年举行第一届中学会考,至2002年易名为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当初电脑科技未普及,社会对劳动人口的要求截然不同,1978年设有的速记和打字考核,统统已成为历史。现任考评局评核发展部总经理温德荣表示,除了科目不同,近年考评局亦为学校和考生公开更多资料,务求令考试变成协助改善教学的评估工具。
1. 计算机未普及前,数学科怎样考?
现时一般初中学生就会购买一部计算机,以应付数学科的功课和测考。不过在首届会考时,就不是每位学生都有计算机。作为首届会考生的现任考评局评核发展部总经理温德荣指,当年是由考评局在试场内为每名考生提供一本《四位数表》,要处理开方、乘除数、对数(log)等问题,同学统统要靠查表寻找答案。温德荣更即席向一众记者示范如何用《四位数表》,不过被追问其数学科会考成绩,他就笑而不答。
2. 英文试卷要写成段中文?
香港社会一直都重视学生的英语成绩,学好英语是不少学生的一大挑战。而对近代考生,语文科口试的大忌,是在英文科口试说了中文。不过最初的英文科会考,其中一份分卷是考核学生的翻译能力,学生分别要将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同时要将一段中文翻译成英文。在考评模式改变下,在英文卷写中文已成为一幕奇景。
3. 会考证书由人手毛笔书写?
受制于印刷技术,初期的会考证书考生姓名一栏是由考评局聘请缮写员以毛笔书写。考试系统组经理张美玉表示以过往每年约10万考生,每年要花1个月的时间,请约10名缮写员书写,平均一个人每天要写数百个名字。至1989年,姓名一栏才改为电脑编印。
4.评卷员是荀工,人人争住做?
评卷员为每份试卷、每名考生打分,可谓掌握每名考生的“生死”和前途。不过,温德荣就坦言评卷员不是想像中的“荀工”,部份科目尤其是要检阅考生长篇大论的答案之科目,“在聘请评卷员方面,一点都不容易,甚至好多人以为数理科有客观答案,但评卷员一样要细看同学的作答过程,才可以决定给予分数与否。”
而多年来,考评局都有一套方式避免评卷员过分主观的制机,一份试卷最少给予两名评卷员批改,如果出现两人的评分有重大差异,会找第三名评卷员,温德荣指如果仍然有重大差异,就会由该科目的考评组主席出手,“好少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主席一出手就会解决到问题。”
温德荣又提到,考评局有“Control卷”,局方一早批改有既定分数,用来测试评卷员的水平,如果发现得分与局方有大分别,就会叫停相关评卷员的工作。
5.补习社贴中题目不是新鲜事?
前考评局秘书长蔡炽昌表示自己在考评局任职28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在1996年高考中国语文及文化科的实用文考试,有补习社“贴中”类似的题目,并提供了范文,最后考评局要逐一检视作答该题目考生的答案,“逐段逐句地检视,发现是背诵该范文的内容就不批改。”蔡炽昌直言事件引来当时社会颇大回响,但维持公开考试的公平公正相当重要。
考评局将于6月7日起在新蒲岗办事处展出一批公开考试的档案资料与珍藏,如证书、剪报、刊物等;亦设有网上展览,公众人士可以以此了解公开考试多年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