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共治懒人包|$120筛查糖尿高血压 治疗有资助 搜寻医生教学

撰文: 陶嘉心
出版:更新: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慢病共治计划)今日(13日)推出,45岁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历香港居民,可配对家庭医生作糖尿病和高血压筛查,并长期跟进。

计划分“筛查阶段”及“治疗阶段”,“筛查阶段”参加者支付一次性120元便可得到筛查诊症、化验及检查服务。“筛查阶段”诊断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相关疾病或血糖偏高可进入“治疗阶段”,接受家庭医生提供多项获资助服务,包括每个“个人计划年度 ”最多4次或6次资助诊症。

参加者在“治疗阶段”的资助诊症每次需支付共付额,政府建议150元,但目前有约两成参与计划医生收取逾150元,最高达800元,亦有医生完全不收。慢病共治计划参加流程、医生名单搜寻及地区康健中心资讯,一文看清。

一按搜寻参与计划家庭医生名单

▼9月25日 医卫局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

参加资格:

.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或持有《入境条例》(香港法例第115章)所指明的有效《豁免登记证明书》

. 年满45岁或以上

.没有已知“高血压”或“糖尿病”

.已登记加入“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医健通),并成为地区康健中心或地区康健站会员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慢病共治计划)今日11月13日推出,45岁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历香港居民,可配对家庭医生作糖尿病和高血压筛查,并长期跟进。(资料图片/Gettyimages/视觉中国)

如何加入计划:

.可前往邻近的地区健康中心/站,在工作人员协助下完成相关评估和登记参加计划

地区康健中心/地区康健站地址:

服务详情:

.及早发现和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同时两项或其中一项“相关疾病”)

.为每名计划参加者配对一名已登记加入计划, 并非受雇于政府的私人执业注册医生

.参加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名家庭医生。政府或地区康健中心会尽量安排计划参加者和该名获拣选的家庭医生配对,政府或地区康健中心不会向计划参加者推荐任何家庭医生

“筛查阶段”及“治疗阶段”流程:

“筛查阶段”服务:

(a) 接受配对家庭医生1次资助诊症(即诊症和评估)

(b) 如有需要,转介到医务化验所进行化验及检查,包括验血和验尿

(c) 诊断和解释计划参加者在计划服务范围内的病情

(d) 接纳进入治疗阶段或转介到地区康健中心管理健康

“治疗阶段”服务:

(a) 视乎疾病类别的治疗方案,在每个“个人计划年度 ”接受配对家庭医生最多4次或6次资助诊症

诊断患有血糖偏高达特定水平的情况但没患上高血压,每个个人计划年度最多可接受 4 次资助诊症

诊断患有(i)糖尿病;(ii)高血压;(iii)高血压和糖尿病;或(iv)高血压和血糖偏高达特定水平,每个个人计划年度最多可接受6次资助诊症

(b) 如有临床需要,获提供药物

(c) 如有临床需要,获转介到医务化验所

(d) 获地区康健中心安排转介到医疗服务提供者,包括但不限于由政府指定服务提供者根据临床需要提供的护士诊所跟进及专职医疗服务。

“筛查阶段”及“治疗阶段”病人收费:

“筛查阶段”:一次性$120(已包括筛查诊症、相关化验及检查)

“治疗阶段”:每次需支付家庭医生于参加计划时所厘定的共付额,政府建议为$150;获取特定药物名单内涵盖的药物及/或最多三天偶发性疾病药物,无需额外付费

配对家庭医生方法:

.市民到地区康健中心/站,中心职员会提供参与计划的私家医生名单,让参加者自行选择作为其家庭医生。成功配对后,计划参加者便可获安排接受由自选家庭医生提供的筛查和治理服务

如何选择参加计划私家医生:

.可透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网站提供搜索引擎 ,按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家庭医生

一按搜寻参与计划家庭医生名单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11.13推出,有意参加者可经地区康健中心/站配对家庭医生。(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奖励机制:

.政府除资助诊症、化验和药物费用外,亦设立达标奖励机制。若参加者达到健康指标,在下一个计划年度(即第三个计划年度开始)接受首次资助诊症时可获扣减最高150元的共付额

有用资讯:

.市民可浏览计划的专题网站了解更多详情、或于周一至周六上午9时至晚上9时期间致电热线2157 0500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