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议】八大免学费 毕业无学债

撰文: 李耀宗 陈澔琳
出版:更新:

候任特首林郑月娥表明,上任后会增加经常教育开支至少50亿元。目前大学毕业生为还学债,毕业后赶住揾工还钱,以致乏人参与科研研究工作,未能为社会创造新财富。
大学若能免学费,政府每年额外经常开支才19亿元,当局绝对可以负担。

根据教资会的资料显示,八大院校每年资助学士课程各级学生合共有约8.3万人,政府批给院校的经费190亿元,相当于每个学位成本的82%,剩下经费则由学生自己承担,每人每年缴付42,100元,学费总数每年35亿元。其中作为官方助学机构的学资处,现时则透过须通过资产审查的学生资助计划,以及收取较高利息的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向有需要学生提供学费及生活费资助。截至今年4月,上学年该处透过“资助专上课程学生资助计划”和“全日制大专学生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合共发放高达15.7亿元,获批申请数目有近4.3万宗,其中助学金占9.29亿元,贷款则占6.43亿元。
 
学资处对于学生资助计划申请人的经济审查,是以包括申请人在内的家庭成员收入及资产净值作为审查单位,除要求递交大量收支证明、银行户口记录、财产市值和交易记录等证明文件外,相关审查手续更须每年重新进行,极为繁复,申请人亦容易因为有家庭成员转换工作、无法向旧雇主和银行取得收支证明或持有物业等原因,未能通过审查,不少会因而选择申请免入息审查贷款,以致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学债累累。青年协会曾于2013年利用网上问卷,访问近480名有申请学费资助及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的大学生,以10分代表最大压力,在学费压力的评分平均为7.31分,约10%受访者认为压力已达至10分“爆煲”级别,反映学债对学生带来的压力极高,青协指学生主要透过借贷以应付学费和生活开支,加上当局借贷计划的利息远较商业机构或银行为低,故他们倾向向政府借贷以完成学业。

浸会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巫伯雄认为,增加学费无疑加剧学生毕业后的学债负担,“办学成本增加,院校就加价,等于强迫学生为院校埋单。其实政府已资助近八成大学学费,只需付出多一点就能全数资助大学学费,以港府过千亿元的盈余储备来说仅是九牛一毛,何乐而不为?”
 
现时8.3万名大学生每年共缴交35亿元学费,即如政府推行大学免学费,这笔费用就要由政府直接拨款给大学。不过学资处透过两项计划发放助学金及贷款给学生,以2016/17学年为例,总额达15.7亿元,免学费后自然可取消这两项计划,一加一减后,政府实际经常开支只比现时多19.3亿元。就算不扣减6亿元可收回的贷款,当局每年额外经常开支只是25.3亿元。上个财政年度政府录得盈余料高达1,108亿元,创历史新高,财政储备累积至超过9,500亿元,单是计上年度盈余,已够代大学生缴付43年学费,绝对是政府可负担水平⋯⋯

(节录)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大学生告别校园,唯有学债随身。尚有一年才毕业的香港教育大学音乐教育学士课程学生Wincy,四年来学债累积至21万元,这笔学债令她不得不打消出国深造念头,改为专心揾工还债。想了解更多关于八大免学费倡议,敬请留意6月5日出版第63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