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应急医院增内视镜、睡眠测试服务 放射科半年服务逾4000个案
河套应急医院继今年4月推出放射科服务后,医管局计划扩展服务至全港公立医院病人,并将于今年12月开展超声波造影服务,另外提供内视镜服务,适合全港公立医院有胃痛及胃酸倒流的病人,设立微生物化验室以筛查多重耐药性菌类,及增设睡眠测试服务,每星期提供40个测试名额。
另外,局方表示医院的放射科服务在半年的总服务量达4,484个案,认为相当鼓舞,又预期至今年年底,共可完成6,000个电脑扫描及2,000个磁力共振扫描。
12月开展超声波造影服务
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间中央政府于落马洲河套区援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继今年4月推出“日间放射诊断服务先导计划”提供电脑扫描及磁力共振扫描服务后,医院放射科于8月28日启用第二部电脑扫描造影机,并计划于12月起服务全港公立医院病人,同时开展超声波造影服务,每日可服务18名病人。
设内视镜服务 适合胃痛及胃酸倒流病人
今年10月31日起,医院将设立内视镜检验部,提供内视镜服务,逢周一至五早上9时至下午5时提供服务(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除外)。服务由新界东、新界西及九龙中医院联网的内视镜诊断团队协力提供,透过日间服务模式,集中处理非紧急个案。
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内视镜检验部部门主管叶伟文指,服务对象为18岁至70岁的非紧急的非住院病人,包括公立医院家庭医学部转介个案、轮候超过6个月的专科门诊非紧急个案,亦会邀请全港公立医院的合适病人参与,属自愿性质。
他指内视镜检验部设置先进的高解像度内视镜系统,为患有胃痛及胃酸倒流的病人提供胃内视镜检查。他指这类病人在公立医院一般轮候时间为1至2年,若参与计划,有机会将轮候时间缩短至3个月。计划试行期间,每周提供5个服务时段,每个时段为7至8名病人提供检查,日后拟扩展至每星期10个服务时段。
他续指,病人的所有数据会储存于医管局临床管理系统(CMS)内,供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阅览,并由病人的所属医院继续跟进个案。他补充指,不建议病人到医院进行癌症、肝硬化后食道胃部静脉曲张、贫血等筛查;行动不便或正服用薄血药、通血管药等的病人,应到其所属联网的医院。
设微生物化验室 筛查多重耐药性菌类
此外,医院将设立微生物化验室,自10月3日其周一至六办公时间,提供多重耐药性菌类(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筛查,包括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及耐多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的细菌鉴定、抗菌素敏感度测试及耐药性基因测试。化验室配备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
新界东医院联网感染控制主任周芷莹指,微生物化验服务今年10月至12月覆盖新界东医院联网,预料每月服务量为2,500个样本,检测量可达到该联网的4至5成,而明年1月至3月将扩展至新界西医院联网。自2024年4月起,服务再扩展至港岛东医院联网,而每月服务量增加至6,000个样本。
增睡眠测试服务 每星期提供40个测试名额
医院亦增设睡眠测试服务,有10间配备独立洗手间的单人房间,于10月31日起为全港公立医院病人提供睡眠测试服务,由新界东医院联网护理团队全程监察病人临床情况。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四,每日晚上8时至翌日早上8时,每星期提供40个测试名额。冼艺泉表示,服务适合有睡眠窒息症或睡眠时有鼻鼾声的病人。
他又指会增加专车服务时间,包括夜间时段配合该服务。他补充,如病人有需要,医院会提供轻便小吃及设食物自动售卖机,但不建议吃得太饱。
河套医院服务期限最迟2026年结束
新界东医院联网临床服务筹冼艺泉表示,放射科服务的每日服务量逐步增加,在推出半年后的总服务量达到4,484个案,电脑扫描占3,266个,磁力共振占1,218个,认为“相当鼓舞”。他表示,截至9月30日,参与先导计划病人轮候时间有改善,如电脑扫描由123星期缩短至38星期,而磁力共振由122星期缩短至50星期。他又预期,至今年年底,共可完成6,000个电脑扫描及2,000个磁力共振扫描。
人手方面,冼艺泉指从各医院联网招募医护人员,自愿加入服务团队,每日提供他们500元偏远地区工作津贴。河套医院的服务期限最迟至2026年结束,他表示医院属临时性质,日后如何转型将视乎政府蓝图,目前希望争取时间应付庞大病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