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暴雨︱海绵城市不足应付极端天气? 工程师指蓄洪池助减水浸
上周四至五(7至8日)一场世纪暴雨,本港多区出现水浸,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分部上任主席卓子然今早(11日)在电台节目上,以往“海绵城市”的概念及设施是否不足以应付极端天气,他指港府过去建造不少蓄洪池,有蓄洪池的地方今次水浸情况较轻微,相信有一定作用,惟市区地底未必有足够空间建蓄洪池,政府要思考如何加强市区的排水能力,例如考虑增设排水隧道。
▼9月8日早上 黄大仙祠外仍然水浸▼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昨日在记者会上指政府多年前已做好渠务工作,近日暴雨下出现的水浸及山泥倾泻情况属可控,反映香港渠务、斜坡管理有一定“底气”。香港工程师学会岩土分部上任主席卓子然今早在电台节目回应指,暴雨发生除了要看机率,也要看雨量,今次暴雨雨量是相当大,回望70年代,有很多雨量较今次细,但已引发多次大型山泥倾泻,引致死伤,所以也同意局长说法。
今次暴雨多地现水浸,卓子然指在排水设计上,要思考极端天气未来可能会增加,而当局已就此展开研究,他也相信渠务署会再检视,为今次出现严重水浸的地方减低水浸风险。
问到未来面对极端天气,以往“海绵城市”的雨水管理模式及设施是否不足以应付,卓子然指港府过去建造不少蓄洪池,而有蓄洪池的地方今次水浸情况较轻微,相信这些蓄洪池有发挥作用。不过,要在市区建蓄洪池要考虑成本效益,且市区地底有很多管道、桩柱,未必有足够空间建蓄洪池,认为政府要思考如何加强市区的排水能力,例如考虑增设排水隧道。
▼9月8日早上 黄大仙龙翔道观塘方向再度水浸▼
他又指,很多国家、城市都正思考怎样应对极端天气,给城市规划上,荷兰有一地多用的设施,天气好时可用作休憩用地,天气差时可用作储水,这些也是可参考的。但他认为,较重要是市民的风险心态要改变,以往红雨、黑雨或作觉安全,未知大自然的力量有多大,认为社会要做最好准备,但有最坏打算,市民要学会在极端天气下保护自己。
就有市民疑惑大雨是否500年后才会再出现,卓子然在节目上都有解释500年一遇属于机会率,设计基建时都会用上相关机率,简而言是年期愈长,出现机会愈低,而500年一遇即一年内出现的机率约0.2%,而非500年才出现一次。他都指出,这个机率是统计学专有名词,基于数据,随著往后有更多场雨出现,多少年一遇是也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