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处|诉说香港海防故事 沉浸于香港海防博物馆的军事世界
香港海防博物馆去年完成大型修缮及更新工程后,博物馆以焕然一新的形象重新开放。步入馆内不禁让人处处惊喜,不但常设展览及史迹径注入了新元素,亦配合不同的多媒体制作,加强公众与展品互动,提升他们认识本地军事历史的兴趣。而香港海防博物馆作为香港唯一以军事为主题的博物馆,除了能加深参观人士对香港海防和军事历史的认识外,更能让人亲身在历史建筑物中感受当时的军事氛围。
铭记抗日战事 香港保卫战重要防御地
香港海防博物馆由旧鲤鱼门军事要塞改建而成,要塞地势险要,更见证着军民保卫家园的事迹。
翻新后,博物馆的展览设有三个部分:“香港海防故事”常设展览、“鲤鱼门炮台”展览厅,以及专题展览厅,展出超过730件展品、近540张图片,及逾70组多媒体及互动装置,透过动画、三维地图、沉浸式影片等多媒体节目,介绍香港历代防务建置、不平等条约与香港割占、军事布局、海港设施、抗日战争历史、义勇军、多元族裔的军人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等,并展示有关日本侵华、日军侵港、香港保卫战、抗日游击队与敌后活动等内容。
加强参观互动性 让人恍如置身历史中
处于香港这个国际城市,战争对我们来说,看似事不关己,但却有千丝万缕的牵绊。香港海防博物馆将香港保卫战的历史呈现出来,让大家不至遗忘,同时缅怀为守卫香港而牺牲的战士。
全新常设展览“香港海防故事”设有11个展览厅,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展览厅由2个增至4个。为了提升市民的参观体验,博物馆打破以往“时序式”的展示形式,并以“源、防、战、军、系、迹”6大主题演绎一幕幕的历史,加入不同的多媒体互动装置,着重参观人士与展览的互动,例如“游击队抗日遗址寻踪”三维地图,观众可以透过立体地图探索游击队活动地点的地势及布局,令他们了解游击队的战略,并吸引他们亲身到相关地点考察,进一步了解游击队的抗日足迹。
从海防工事发展至香港保卫战爆发
香港四面环海,自唐代起,香港已有海防和军事活动。香港扼守珠江口,是往广州水域的必经之地,英国意识到香港的战略价值,便致力将香港发展成海军基地。展厅亦有介绍香港自唐代至清代的防务建置、英治时期的军事布局、曾到访香港的著名军舰,以及香港发展成海军基地等历史。
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卫战正式爆发,面对日军的入侵,驻港守军在18日后,于圣诞节当日投降。博物馆特意制作一段沉浸式影片诉说这段不能磨灭的历史,把香港保卫战每一日的战事发展和守军的应对一一展示出来,同时配合特别的灯效,增加观众的投入感。其他展览厅亦有收录大量退伍军人、游击队队员及经历战争的市民的口述历史片段,非常珍贵。
驻港的多元族裔部队在战事中亦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元族裔的军人”展览厅透过军事历史文物、档案等,数说英国人、华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驻守香港的一点一滴,展品包括早年各族裔军人的历史照片及军服。
你也想沉浸于这个历史与军事世界之中?大家可免费入场参观香港海防博物馆,详情请浏览博物馆网页hk.coastaldefence.museum获取更多资讯!
香港海防博物馆
地点:香港筲箕湾东喜道175号
开放时间:
十月至二月
周一至周三、周五至周日:上午10点至下午5点
三月至九月
周一至周三、周五至周日:上午10点至下午6点
休馆:逢星期四(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二
交通:可以从港铁筲箕湾站步行15分钟至香港海防博物馆。另外,亦可乘搭城巴85号及82X号于海防博物馆站下车。
(资料及部分相片由香港海防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