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联络主任处理跨境个案 家属只想帮人:大爱唔应该有国界
一位最初拒绝让孙儿捐赠器官的爷爷,收到受赠者的心意卡后,他说:“他们(受赠者)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快乐。”
器官捐赠这个议题,近日掀起争议,大爱是否延续,从来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有器官捐赠联络主任指,工作中最大挑战是捐赠者很多时是突然离世,家属正面对突如其来的丧亲之痛,要短时间内谈器官捐赠不容易。两名医管局器官捐赠联络主任亦表示,不便评论器官捐赠是否与内地互通的政策,但自己的岗位,就是要带出器官捐赠的意义,他们分享以往处理过一宗捐赠到台湾的个案时说:“大爱唔应该有国界、年纪、性别之分。”
屯门医院器官捐赠联络主任张淑雯在这个岗位已10年,她称捐赠数字一直“低迷”,提到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她直言很多捐赠者是突然离世,其家人正面对突如其来的丧亲之痛,很多人想让逝者“留全尸”,不考虑器官捐赠,有些也会因为逝者生前未曾提及捐赠器官的意愿而担心“做错决定”。
张淑雯提到去年她处理的一宗个案,有位年轻人遭遇意外,头部重创,当她跟年轻人的家人,包括爷爷、嫲嫲提起器官捐赠,爷爷随即摇头拒绝,但后来这位爷爷主动找到张淑雯说:“我想改变主意。”
这位爷爷解释,他觉得孙儿的心脏很强壮,不忍就这样火化,决定改变主意,让孙儿捐赠器官帮助他人。后来,受捐者写下心意卡,托张淑雯交给爷爷,他收到后这样回复张淑雯:“他们(受赠者)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快乐。”
基督教联合医院器官捐赠联络主任梁宇添则提到,曾经遇过一位女孩因哮喘,一度心脏停顿而脑干死亡,她的家人接示从未听过女孩有捐赠器官的意愿,不过,梁宇添后来在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找到女孩的登记,当家人知道女孩的意愿,也很欣然接受,希望女孩的器官“尽量可以用都用”,最后捐出心脏、肺、肝脏、肾脏、眼角膜等器官,救助了七名病人,“家人好欣慰。”
梁宇添续说,遇过一位男士因中风而脑干死亡,他同样生前无向家人提过捐赠器官的意愿,他的太太最初也觉得不舍得,但其后这位男士的儿子忆述曾听过爸爸说:“如果有日我唔喺到,我都唔介意捐器官帮其他病人。”他太太也决而同意遵从丈夫意愿,最后他丈夫的器官也帮助到其他病人。
近日器官捐赠因中港两地器官移植互助机制、特首李家超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取消申请情况可疑,备受社会关注。
被问到会否担心解说要更花功夫,张淑雯表示相信社会仍在消化这些消息,暂时她见不到有影响港人捐赠器官的意欲。她又提到,以往香港有两宗捐赠器官到台湾的个案,其中一宗是由她处理,当时她跟捐赠者的丈夫谈及此事,对方关注的只是希望太太的器官能帮到人,“大爱唔应该有国界、年纪、性别之分。”
两位器官捐赠联络主任也提到,香港每年脑干死亡的病人约80至120名,当中只得40至45%会同意捐赠器官。由于香港现时有很多病人正等候器官捐赠,料即使有跨境捐赠的机制,港人捐赠的器官要跨境捐赠的可能性较低。
当被问到会否希望器官捐赠也设选项,让捐赠者或家属可选择是否接受跨境捐赠,梁宇添则说,不便评论政策,但在其岗位,很希望大众明白器官捐赠的意义,也呼吁大众记得初心与爱心,“(器官捐赠)唔止系帮人,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