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内战︱炸弹击中住所50米外 香港女义工留至爆发第6日始撤离

撰文: 马炜杰
出版:更新:

非洲东北部国家苏丹内战上月爆发,首都喀土穆陷入战火。25岁的港人刘乐莹原本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苏丹办事处工作,内战爆发时正正处于喀土穆,她形容一切都非常突然,其中一次炸弹更在家外50米爆炸,令她意识到必须离。

刘乐莹于4月尾才经基金会的撤侨行动回到香港。整个撤离历时四日,由喀土穆到集合点经苏丹港,再经沙特阿拉伯、肯亚,最后才回到香港。刘乐莹指从事人道工作,知有一定危险性,战事发生后不少同事仍想留下继续帮助当地市民,“我哋离开,其实成件事系非常之无奈,同觉得有相当嘅无力感。”

苏丹内战爆发后,首都喀土穆陷入战火。刘乐莹在UNICEF苏丹办事处,负责报道当地儿童的故事及教育小朋友生活知识等。刘乐莹仍然记得4月15日星期六,当日本来不用工作,当日早上她在家中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枪声及看到房屋冒出黑烟,加上她在家中可以看到机场,见到不少军人在跑道上作准备,正正就是内战的开始。

食水食物勉强够用 为当地人及其他同事忧心

由战事开始直至撤离当中相隔七日,虽然生活在战火当中,刘乐莹一开始未有太大的感受,更笑言经过六日已经学会如何分辨枪声、爆炸声、战机声等,而她亦很庆幸所住的地方有后备发电,食水及食物则受战事影响而断了补给,不够时则要到已离开喀土穆的邻居家中领取,直至撤离前亦刚好足够应付每日所需。

始终就喺市中心周围咁打,有时会好近,有时会好远,亦都会有战机飞过嘅声音。因为佢哋会有啲投掷火箭、炸弹,都有啲系地对空嘅火箭,呢啲全部都系唔同嘅声音,渡过六日已经识分系咩。
刘乐莹

相比起担心自己,刘乐莹更担心当地居民的安危,她提到在战事开始前机构正筹备为全国小童接种小儿麻痺症疫苗,但受到战火的影响,所有工作都暂停。她担忧其他同事遭遇,战火期间每晚都会靠无线电联系,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不少同事的食水食物不足,而每隔数晚都会听到有人透过无线电求救及哭泣,令她心裹非常不好受。

除咗每日听住战机声、枪声、炸弹声之外,我哋都有个无线电咁样嘅,每一晚听到嘅总会有几个人喊住咁喺个无线电求救,呢啲对于我嚟讲系可能我生命上无受到威胁,但系我听住人哋嘅呼叫声,我都会觉得好为佢哋担心。
刘乐莹
刘乐莹指整个撤离历时共四日喀土穆到集合点经苏丹港、沙特阿拉伯、肯亚,最后才回到香港。(廖雁雄摄)

在家留无窗户厨房内生活 免被流弹击中

随着战事升级,苏丹的处境愈来愈严峻,即使从事人道救援的组织亦被波及。刘乐莹指基金会在苏丹的多个办公室或仓库都受到抢掠,战事至今更有5名人道救援者于当地丧生。而她居所附近不时有抢掠,幸好她居住在六楼,即使平日听到枪声也不觉有直接伤害,为避免被流弹射中,日常都主要留在无窗户的厨房内生活。

在战事发生后的第六日,突然有炸弹在她家约50米外爆炸,她形容当时整幢屋房及窗户都感受到震动,“𠮶时系感受到一股浪咁样,之后先知道附近系炸中一个地方。”令她心态上开始改变,认为要离开当地。

撤离行动在开战后的第七至八日进行,要从战火中离开亦不容易,虽然刘乐莹住所就在机场附近,但由于战事影响没有飞机可以进入首都,需以其他途径离开。她指整个撤离历时共四日,她先在家中出发,坐其他同事的车到首都其他较为安全的地点集合,途中要经过武装份子的检查站,部份人被没收手机。

当中都有经历过一啲check point,一啲当地武装份子建立嘅check point,佢哋都睇过同问我哋嘢,我哋当中都有手机系俾佢哋没收咗。
刘乐莹

到达集合点后再乘坐巴士至苏丹港,车程历时约35小时,而且当中并无补给,要靠带备的物资渡过。之后一行人再以水路,花12小时前往沙特阿拉伯,并于当地乘飞机到肯亚,之后才可以自行安排交通回国。

对于要离开苏丹,刘乐莹与同事都感到非常无奈及有相当的无力感。(廖雁雄摄)

离开感无奈及无力:好多人无条件离开

刘乐莹说,从事人道工作,本来都知道有一定危险性,不少人都想继续留下帮助受到战火影响的苏丹人,“可能经历咁大件事都话会想走,但我见到嘅系大家系想继续留低为苏丹嘅人发声,同继续做应该要做嘅工作。”对于要离开,她与同事都感到非常无奈及有相当的无力感,“比起惊自己俾人打中,更担心系当地人,我有条件可以离开,但系好多人无条件,佢哋冇办法离开。”

惟人道救援的工作无法在不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只有在长远停火的前题下才可回到原有的岗位。刘乐莹现在则以网上工作的方式,尽量为有需要的苏丹人继续提供协助。

回到香港后,由一个战区去到安全的地方,看到过着正常、富足的生活,刘乐莹不时亦会想起苏丹所发生的事,她认为香港人在安稳生活的同时,亦可多关心苏丹的战事,了解当地人民的经历。

点解苏丹人要经历一啲咁嘅嘢?点解香港人可以过一个咁开心生活嘅同时,苏丹嘅儿童同当地人要饱受呢一啲嘅煎熬?
刘乐莹

刘乐莹的家人亦对她的工作十分自豪,她提到爸爸在内地的生活环境差,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时亦会叫她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知道刘乐莹到第三世界帮助小朋友时,都会感到十分自豪,亦支持她日后战火平息后再回到苏丹继续人道救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