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医管局经常拨款不加反减 议员批无承担 

撰文: 张美兰 黄卓然
出版:更新:

政府对医疗卫生的着墨,口说承担,实际削资。最新财政预算案公布,政府在2016/17将拨款合共515.8亿元,予提供近九成住院服务的医院管理局。其中,经常拨款为507.6亿元,较上年度修订预算减少1200万元;拨款增幅更是创近5年新低。立法会议员狠批,政府堆砌数字,误导市民。

医管局调高参加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的私家医生的服务费至3,155元。(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政府上年度以节约内部开支为由,向医管局开刀。由2016/17年度起的两个年度,医管局的经常拨款分别须减少0.5%。政府消息人士表示,16/17年度医管局经常拨款削减2.36亿元,但因应服务需求增加,会一笔过额外增加拨款2.24亿元予医管局。一加一减之下,医管局的经常拨款只减少1200万元。

预算案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总开支,预算达776亿元,较15/16年度增加168亿元。但当中100亿元早于15/16年施政报告早已提及,该笔一次过拨款是让医管局成立种子基金,以推行公私营协作计划。财政司长曾俊华更提及,预留2,000亿元的公立医院十年发展蓝图,并形容它是“专款承担”,但实际上是总结过往多间公立医院重建、扩建计划而成。

政府表示,医管局的16/17年度总开支预算为578亿元,当中由政府拨予的金额约516亿元。医管局计划动用5.1亿元,推出多项措施,其中2.35亿元推出231张病床;1.8亿元增加手术室节数;2000万元成立第5间关节置换中心。另外,医管局预料花费8.24亿元,购买设备及建立电子病历系统。

医管局经常拨款创5年新低

不过,《香港01》对比过往预算案数据,政府实际将削减对医管局的经常支出。2012/13年度,医管局的经常拨款预算为403亿元,占政府经常开支达15.2%,其后13/14年度维持同一比例,14/15年度略升至15.3%,到了15/16年度,倒头跌至15.1%。在16/17年度,医管局经常拨款预算为507.6亿元,占政府经常开支的比率,进一步减至14.5%,较5年前减少0.7个百分点。

立法会议员郭家麒表示,今次财政预算案于医疗范畴是交白卷,完全没有新概念,只是堆砌数字误导市民,对市民现时需要完全无帮助。他指出,过去数年针对医疗的经常拨款占政府经常性开支拨款,逐年递减,令人失望,批评政府向医管局开刀,有欠公道。

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陈沛然批评,政府声言对医疗服务很有承担,但实际“㩒住荷包”不愿付出,政府的态度从预算案可见一斑。他强调,只有增加医疗方面的经常性拨款,才能解决公立医院医护人手不足、病人求诊轮候时间长等医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