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蓝图|卢宠茂:非指标对基层人士 重点预防及管理慢性病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政府早前公布《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推出多项措施,包括“慢性病共同治理计划”等。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24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所谓基层医疗并非指标对基层人士,是为全港市民提供预防性、连贯性的医疗服务,当中尤其针对慢性病,若及早发现及管理好慢性病,长远可避免4万多人因慢性病死亡。

至于政府鼓励“一人一家庭医生”下市民勿随便换医生,卢宠茂称家庭医生等于大家的家庭成员,双方要创建互信关系,对方亦熟悉其病史等:“即系结婚要创建关系,唔能够随随便便离婚,当然有日想离婚可以,但唔系成日做。”

▼12月19日 政府公布《基层医疗健康蓝图》▼

+8

卢宠茂表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中的基层医疗并非指标对基层人士,是为全港市民提供连贯性医疗服务,重申医疗架构分三层,第一层即代表基层,并非指服务物件。他称基层医疗中,预防最重要关键,当中“慢性病共同治理计划”亦是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冀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目标。

他说,香港属长寿之都,预料2039年长者人口超过250万,慢性病人口达300万,占总人口三分之一;该些慢性病初期一般无病征,出现征状时已有三分一人有并发症,最常见糖尿病及高血压并发症是中风、心脏病、肾衰竭等,早发现可预防并发病,做好管理长远可避免4万多人因慢性病死亡,故计划会资助风险筛查及慢性病管理。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问及计划只提供半额资助或不足够,卢宠茂称不应与公立门诊比较,因公立门诊不负责做筛查工作,目前计划用资助一半形式推行,但后续会与业界及病人组织商量,定立合理数字、资助金额,现时估算筛查及管理价格是参照现时公私营门诊合作水平定资助额。他重申,对于弱势社群,包括取综缓或高龄津贴人士仍会有安全门,令他们享免费服务,政府会设特别药物名册,大规模采购、策略上非专利或少数专利药物,减低病人药费负担。

至于医生人手方面,他称现时基层医疗名册中的2,000多名医生只属起点,希望市民可踊跃参与,但认为病人“唔会一次过出现”,未来会鼓励同业加入,包括中医、牙医及其他辅助性医疗,例如药剂师及物理治疗师等,亦会有重点职能人才培训。

他称,今次蓝图鼓励市民“一人一家庭医生”,强调“睇医生要夹”,不应随便转换,又指家庭医生等于大家的家庭成员,应十分了解病人病史、药物敏感情况等,才可做好健康管理,双方需创建互信关系。

特殊情况例如搬屋要转,系绝对容许……但好似结婚、创建关系,唔能够随随便便离婚,当然有日想离婚可以,但唔系成日做。
卢宠茂

▼12月13日 政府公布取消扫安心出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