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峰会开幕 国家文物局:善待老建筑如老人 保留历史文化记忆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联同古物古迹办事处举办的“大湾区文物建筑高峰论坛”今日(9日)起一连两日,在香港大会堂低座剧院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来港出席开幕礼,他致辞时提到,内地和港澳三地,均要努力不懈保育文物,又形容应善待老建筑如老人,以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让人民记住历史和乡愁,增加家国情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来港出席论坛,他致辞时提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关注文物建筑与城市的关系,要求该局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形容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的做法如同对待长者,这样才能保留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让人民铭记历史和乡愁,借此增强家国情怀。

他续指,内地正稳步推进文物建筑的重大保护工程,以启动试点,以改善文物建筑的保护状况,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

▼深水埗主教山罗马式建筑蓄水池▼

+21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论坛致辞时则指,本港面积虽小,但古迹文物却不匮乏,包括有132项法定古迹、逾1,500项已评级的历史文建筑,以及208处具有考古研究价值的地点,显示本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在历史、传统和文化上是一脉相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强调,港府十分重视文物保育,多管齐下,保育珍宝的文物建筑,除了划分古迹外,亦透过《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活化22幢历史建筑,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

另外,发展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澳门文化局,在开幕礼上签订《关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考古及文物建筑交流与合作意向书》,三方以资源分享、优势互补及互惠共赢为原则,加强大湾区在考古和文物建筑的研究、保护、教育、推广、社会参与、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