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寄养家庭未来三年料减两成 逾三百儿童苦候 团体倡增津贴
儿童成长有家庭陪伴是非常重要,但社会上有些儿童未必如此幸运,须靠寄养家庭去伸出援手。然而,香港寄养家庭数量一直不足,令有需要的儿童难获配对 合适寄养家庭。有团体调查发现未来三年,可能会减少约二十个寄养家庭,但仍有三百多名儿童在等待配对到寄养家庭。团体促社会福利署增加津贴及给予寄养家庭更多支援。
截至今年3月底 314名儿童正等候寄养家庭服务
社会福利署推行的寄养服务,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家庭式住宿照顾。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是其中一间提供服务机构,他们根据社署分派予机构的资料,发现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能成功配对寄养家庭的儿童名册上共有124名儿童,加上仍在进行配对的190名儿童,合共314名儿童正在苦候寄养家庭。
于2001/22年度,全港每月平均可供配对的一般寄养家庭(不包括只能提供短暂 照顾的蛮假寄养家庭)只有29个、仅是需要配对儿童数目的十分之一,即每10 个申请寄养服务的儿童只有一个有机会可尝试配对寄养家庭。
两成受访寄养家长表示三年内退出 原因包括年纪大及移民
基督教服务处于2022年4月至6月 进行“寄养家长之服务经历及意见调查”,以问卷访问由他们督导的一般寄养家长。今日发表结果,发现118份有效问卷中,有近两成(18.5%)寄养家长表示将于三年内退出服务。主要因为寄养家长年纪大,健康下滑;计划移民;感压力大和得不到认同。
基督教服务处根据其问卷调查,发现逾四成(40.7%)寄养家长的年龄已达60岁或以上,但50 岁以下的寄养家长只有不足两成(18.7%),反映整体寄养家长出现老龄化。
61岁的黄太是其中一位寄养家长,多年来共照顾四名女童,其中两人目前仍然由她照顾,分别是照顾了11年的14岁女童及6年的10岁女童。她指自己身体开始力不从心,丈夫和朋友都劝她休息。不过她觉得照顾寄养儿童的满足感和意义很大,建立了的感情很深厚。“两位啊女会锡返我转头,我唔舒服会照顾返我,帮手买𩠌做家务。”所以她都希望坚持,想给经历辛酸的寄养儿童,有最好的照顾,视如己出。
服务处指,寄养家长每月获社署发放寄养津贴,当中包括“寄养儿童生活开支津贴”及“寄养家长奖励金”,于2022/23年度²,寄养家长照顾每名儿童可获发“寄养儿童生活津贴”6530 元及“奖励金”4898 元。调查结果显示两成半(25.0%)寄养家长表示此津贴额不足。而在该处负责的寄养儿童中,有四成是有特殊学习需要(SEN),但当中有SEN的寄养学童的病症有二十多种,但社署只对其中四种,给予1650元的援助。
该处寄养服务社工叶绮芬指,本来照顾儿童已经很累,政府支援又不足:“责任大,压力大,政府支援唔完善,边个会嚟做?”她指出服务处在整理问卷结果后,提出建议,包括:
-社署提供清晰和贴切津贴指引,例如0-18岁的寄养儿童,应可有不同程度金额津贴
-建立同区寄养家庭支援中心
-设立替假家庭支援服务
叶绮芬表示,经常听到有寄养家庭觉得自己“攞苦嚟辛”,甚至有寄养家长自己掏钱,让寄养儿童可到私家医院医治湿疹,都只为希望寄养儿童不会因湿疹而自卑。寄养家庭都是希望岀一分力,而政府只要给予更完善的支援,就有更多寄养儿童受惠。
呼吁年轻家庭当“替假家庭”:家庭对小朋友成长很重要
服务处总主任江嘉慧表示,其实家庭对每个小朋友成长都很重要。寄养服务可以令寄养儿童有一个家庭式的照顾,比起送往儿童之家等院舍会比较好:“佢哋会知道咩系中秋,要点庆祝,闹交要点复和,呢啲野其实系终身受用。”她呼吁一些年轻家庭或夫妇,其实可以成为替假家庭,只在一些恒常寄养家庭需要休假时,去暂时照顾寄养儿童。
叶绮芬指,希望社会对寄养服务有更多认识,寄养其实跟“领养”不同,寄养儿童只是暂时性,当然都需要一段时间和要尽心照顾,不过只要更多认识,就会发觉其意义重要。她呼吁不同家庭可伸援手,成为寄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