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香港以人为本 塑造宜居城市 应对气候变化
香港虽地少人多,市区内外仍不乏树影花踪。道旁大树、公园草坪、郊野丛林等,都在我们附近,将自然气息融入生活日常。然而不同植物各有特性,园境设计与植物配置其实殊不简单。香港的绿化工作本着“种植有方、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原则,拣选适当植物来种植,提升城市林木健康,让香港的环境更青翠怡人。
以人为本 配合市民所需
如何透过种植缔造怡人舒适的环境?选择具观赏价值的植物,可丰富视觉、嗅觉和触觉体验,并能美化景观,为都市添姿彩。香港夏季酷热,树木可提供绿荫,高空绿化植被亦有助降低建筑物温度,令大家于炎炎夏日感到舒爽。植物又可屏隔不良景物,改善景观,同时过滤车辆废气,改善空气。而在发展项目中尽量保留现有树木,尤其是稀有树种或具文化意义的树木,可保留地区特色,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种植有方 灵活配合场地与品种习性
香港拥有丰富林木资源,种植时要因应场地环境和目的,考虑植物种类、形态及其他特质选取合适品种,才算种植有方。例如天台植物要耐旱,可抵受长日照与强风;路旁植物要抗污染,且毋需频密护养;海旁植物则需耐湿耐咸,同时抗强风。植物在适合其习性的环境才可茁壮成长,让绿化效果事半功倍。
在发展成熟的社区,城市林木包括不少栽种多年的树木,部分可能已不再适合现时的种植场地或已出现老化。以台湾相思为例,数十年来一直发挥绿化斜坡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但由于其健康及结构状况因老化而衰退,需要有系统地更换。市区发展亦令部分早年种植的路旁树木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兴建新构筑物令微气候改变,扩阔路面令种植带收窄等,因而需要考虑这些树木是否仍然适合在原本场地长远生长。
应对这些情况,须加强相关树木的定期检查和风险评估,以及有计划地以原生树木取代老化的先锋树种。至于处理在有限空间生长的大树,我们将就其合适性和可持续性开展研究,参考海外经验,以开发适用于本地的评分系统,用以识别有问题的路旁树木,并为各类情况制订适切的改善措施/护理方案。
因地制宜 提供植物所需生长空间
栽种植物时,需就周边活动及空间是否适合、是否具备植物护养所需的通道和设施等作规划设计。例如要为市区树木提供适当生长环境,留意地底设施位置,提供足够地下空间,以免妨碍树根生长。在必须铺设行人路的位置,可透过建造土沟(Soil trench)给予树根更多生长空间,并避免泥土受践踏挤压。
香港早于二O一二年订立了在新建道路提供道旁绿化空间的标准,未来会就新种植树木的土壤体积和深度订立准则,以改善种植环境,令树木可持续生长。
绿色知多点
看过绿化工作的原则,让我们也在此分享一点绿化小知识:
1. 雨水花园 - 透过路面的特别设计,让雨水流入花床以作吸收和暂存,是蓝绿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其中一个元素。花床不同大小的泥砂能吸收雨水,有助调节雨水流量,从而纾缓排水系统压力,减少道路水浸。
2. 开花植物 - 色彩鲜艳、形态美丽的花朵不单能吸引蜜蜂、蝴蝶和鸟类等传粉者帮助传播花粉,同时可提升空间的观赏趣味,并带出四季变化,是园境设计常用素材。
3. 原生植物 - 一般是指自然分布于某一地方的植物物种,并可经由风、水和动物等自然传播途径散布。原生植物能为本地野生生物提供食物和居所,有助促进生物多样性。
《城市更绿‧林木更美》小册子
继二O二一年制作首份《城市林务》小册子,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推出了系列的第二部:《城市更绿‧林木更美》。想认识更多植物小知识和市区种植实例,可到https://bit.ly/3AWyegC下载,亦可浏览www.greening.gov.hk/tc/home了解更多。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