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消委会接22宗先买后付平台投诉 消费券使用成熟投诉大减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消费券第二期/PayMe /BoC Pay/八达通/八达通上限/Alipay HK 支付宝/ WeChat Pay/Tap & Go】电子消费券第二阶段首轮昨日(7日)起发放。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今日(8日)在电台节目指,由去年至今,消委会接获22宗涉“先买后付”服务平台投诉,呼吁市民勿过度消费。
黄凤娴又指,由第一次发放消费券至今,当收取消费券时,见到不论支付平台或商户已很成熟。在首次派发时,消委会当初亦收到400至500宗投诉,但现阶段的投诉已很零碎,而针对支付平台的投诉,亦较以前大减。

▼8月7日 消费券2022第二阶段首轮发放市面情况▼

+8

黄凤娴表示,“先买后付”在外国很流行,香港近年亦开始新兴。“先买后付”属服务平台,消费者若使用“先买后付”平台付钱,可收3至4期缴费。倘如期还款,当中不会收取任何利息,否则会被收取手续费。若消费者无经常准时付款,更有机会被封锁帐号,解锁时亦要收行政费。

黄凤娴指,“先买后付”平台与信用卡不同,目标群主要针对年轻学生、收入或消费能力不高人士、家庭主妇等。而在交易时,交易额通常较低,每次约几百至2,000元不等。

平台存在风险 无提供客户服务

黄说,由去年至今,消费委已收到22宗与“先买后付”平台有关的投诉,投诉内容包括销售手法、法律责任问题等。此外,当消费者欲取消交易时,其退款机制亦时常出现问题,因消费者致电到平台后,往往只得机械人回应,并提供无客户服务,故可能较难取得退款等。

她强调,平台亦存在都有风险,且小额支付容许分期付款,亦可能令目标客户惯性使用,导致过度消费。

▼8月7日 消费券2022第二阶段首轮发放市面情况▼

+16

黄凤娴又指,由第一次发放消费券至今,不少支付平台或商户已很成熟。在首次派发时,消委会当初亦收到多宗投诉,但现阶段的投诉已很零碎,而针对支付平台的投诉,亦较以前大减。

她又提醒,当消费者使用消费券时,商户不得收取最低消费金额或服务费。此外,消费者亦应避免作大额消费或预缴式消费,而使用消费券亦应留意纪录,当有争议或投诉时,消费者亦可立即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