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造学院|课程注入创新科技迎合“建造业2.0”发展
为提高工地安全、建造效率及质素,全球建造业于科技发展层面都突破创新,建造业数码化成为大趋势,香港政府亦积极推行以“创新”、“专业化”及“年青化”为方针的“建造业2.0”。香港建造学院在课程上亦一直紧贴业界需要,改革课程及院校设施,注入创新科技的新元素,让学生认识最新的建造业科技,为日后投入职场发展做好准备,全面配合建造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为业界注入新动力!
摄影:欧嘉乐
香港“建造业2.0”进入数码化新时代
建造业一直以来都是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面对社会对房屋、土地及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殷切,加上社区基建的工程量庞大,政府积极推行“建造业2.0”,建造业议会(议会)一直致力推动建造业应用新科技,提升行业竞争力、工地安全及可持续发展。
革新课程 切合业界需求
作为议会机构成员之一的香港建造学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改革课程及优化院校设施,目前学院为中学离校生或转业年青人提供的“免学费、有津贴”一及两年制课程,已分别取得资历架构第二至第四级,落实“建造业职专发展计划”蓝图,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衔接机制及职业专才进修阶梯。同时。不但为毕业生安排可终生享用的就业服务, 更有机会升读与学院有衔接协议的本地大学。
配合国际大趋势,以及“建造业2.0”推动的“创新、专业化及年轻化”,学院在不同程度的课程中,都加入了创新科技的元素,包括建筑信息模拟(BIM)、“组装合成”建筑法(MiC)、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等,这些课题特别在高等文凭中占了较高比重,学院期望学生毕业后,在任职总承建造的工地管理人员时,能有效运用创新科技于工程管理中。此外,高等文凭的四个课程中(包括:屋宇建造监工、屋宇装备监工、土木工程监工及工料测量),特别加入了“建造业创新科技与工业化”的学习单元,其中包括了15小时的数码工程管理系统(DWSS)培训。
优化后的高等文凭课程著重基础理论及实务训练,同时强化在职培训、加强与雇主合作培训学生学以致用、与进阶培训接轨。
在两年的训练期内,学生将接受全面而专门的技术实务训练,学习专业知识、施工程序、施工管理和监督工程质素。为结合理论与实务训练,课程中包括两个月工地实习,学生会到承建造、分判商、顾问或政府部门的工程项目中亲身体验施工环境、工程运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让他们发挥所学。学生在完成课堂训练及获聘后,将进行3个月的“进阶实习计划”,更深入了解实习岗位的主要范畴,包括应用建造业施工方法、工艺技术、阅读图则、安全知识、监管工程及协调工作等
学生完成“进阶实习计划”后需提交实习报告,反思所学。学院同时推动全人发展,学生必须参与60小时运动训练及30小时义工服务。
完成高等文凭的毕业生可取得资历架构第四级别学历,可升读由香港都会大学或与学院有衔接协议的大专院校,以成为建造工程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士为目标。
此外,学院的一年全日制课程及全新的建造专门行业专业文凭课程,亦已按各项课程的培训目标加入不同程度的建造新技术及新科技的内容,例如数码科技应用、建造业科技应用、建筑信息模拟—模型建构等。一年制建造文凭单业生,可升读学院的资历架构第四级别“建造专门行业专业文凭”课程,继而再修读衔接学位课程,同步就业并加入建造业“认可技术专才培训计划”,晋升成为大工,目标成为建造业专项监工。
就读工料测量高等文凭的学生潘淑莹(Elaine),最近得到学院支持,参加由英国举办的“APM Branch Awards 2022 ”(Associate Project Management )比赛,成功以湾仔重建院校项目的计划获得“Student of the Year 2022”奖项!Elaine指,没想到疫情令她放弃原先的旅游领队工作,于2020年报读香港建造学院课程,为她带来事业新契机!
她指,课程中所学到的BIM知识相当实用,能够应用于现时的实习工作中,因为BIM可以精准地进行造价估算,有效降低人手计算的误差。此外,对学院运用VR(虚拟实境)技术模拟高空工作,让学生感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亦令Elaine印象深刻。对于“半途出家”转行建造业,她指除了因为曾修读学院课程的家人有好评外,亦看好建造业的前景,她说:“我在大学修读的课程与数学有关,而且工料测量亦较少户外工作,相当适合自己,学院亦会提供不同的实习及工作机会,令计划转职的我可以十分安心,未来就业更有保证。上课后我对工料测量的兴趣愈来愈大,所以我打算完成高等文凭后报读再升读相关课程,以成为专业工程师为进发目标。”获奖令为她对转职建造业打下强心针!她指学院的课程免学费、有津贴,令转职人士没有学费上的财政压力,而且学院提供的课程全面,对于有心加入建造业的人,总 可找到 合适的课程!
网上报名:https://www.hkic.edu.hk/chi/FTYL2223
查询电话:2100 9115
(资料及部分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