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试中文成绩换算机制不一 不利非华语生升学 融乐会促标准化
不少非华语生会透过参加国际公开试的中文科目,替代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成绩,以报读大专院校。惟本港各大专院校的中文成绩换算机制不一,不利非华语生升学。
香港融乐会今(22日)公布《本地非华语学生中学文凭考试中文替代资历之困难》调查,该会向9所大专院校以及350个副学士课程查询,发现有6所大专院校,没有划一的中文成绩转换机制,视乎个案而定。至于副学士课程当中,就因课程要求,如教学和面试语言等,有109个课程(约占31.3%)不适合非华语学生报读。
▼香港融乐会公布《本地非华语学生中学文凭考试中文替代资历之困难》调查▼
建议院校资讯透明化 向非华语学生提供中文培训
现时本港学校大多向非华语学生,提供与华语学生同等程度的中文课程,惟多数非华语学生中文能力较华语学生差,所以多数非华语学生会以“其他中国语文成绩”,如普通教育文凭考试(GCE)、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GCSE)、国际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IGCSE)、英国高考(GCE A-Levels)、应用学习中文的成绩(ApL(C))等,替代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成绩,报读大专院校。
融乐会指出,各大专院校应将“其他中国语文成绩”换算机制及入学要求标准化,并公开相关资料。该会总干事谢永龄表示,其中6所院校就中文成绩转换问题,表明“视乎个案而定”,即完全是“随意”。他质疑有关处理方法,对非华语学生不公道,而院校由公帑资助,有责任让教育制度变得公平公正。
融乐会建议院校应清晰列明副学士课程、面试和工作实习语言资讯。现时非华语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学习中文机会减少,院校应为他们提供免费且认受性高的中文课程,培养他们的中文交流能力,帮助他们继续升学深造,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月22日 DSE文凭试开考▼
少数族裔学生Mary︰换算机制不透明 联招要改选
现时就读香港科技大学二年级的少数族裔人士Mary,主修经济及市场学。她表示,由于各院校的“其他中国语文成绩”换算机制不透明,即使她于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GCSE),中文科取得最高等级的成绩。中学老师亦建议她估算换算后的成绩,相当于文凭试的中国语文第三级,导致她当年未能在联招上,更进取地选择自己心仪的学科。
学习中文被取笑致放弃练习
Mary表示,当年她曾经尝试练习中文口语,却遭同学和老师取笑,最终因不想成为“马戏团里的猴子”而放弃练习。
另一位现时就读于香港大学法律系的少数族裔学生Jane亦表示,香港对少数族裔的中文教育支援不足。她在香港学习中文多年,虽大致能听明白广东话,但在写作和阅读方面只有小学三四年级水平,亦只能掌握基本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