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工业邨变“创新园”推动再工业化 汇聚科企成果实践创新制造

撰文: 谢德勤
出版:更新:

香港科技园踏入成立20周年,多年来致力推动本地创科发展,近年更因应“工业4.0”大趋势,投放大量资源助产业升级转型,实践“再工业化”的愿景,带动香港的创科机遇及新经济发展。继早前宣布将大埔、元朗和将军澳工业邨重新定位为“创新园”(Innopark)推动先进制造、微电子及医疗科技等高潜力行业的发展,科技园日前隆重宣布即将正式启用位于大埔创新园的“医疗用品制造中心”(MARS),为新阶段的创科发展立下里程碑。

创新园内设有5座专用工业大厦,总楼面面积为19.89万平方米,均为高楼底及高负载建筑,以支援各类工业创新制造。当中包括精密制造中心(PMC)、数据技术中心(DT Hub)、医疗用品制造中心(MARS)、先进制造业中心(AMC)和微电子中心(MEC)。各高效能的专用工业大厦不但可全方位支援创科发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制造”的崭新项目,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助凝聚有意投身创科界的专才,或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此行业。

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为创新园启动活动致欢迎辞,他表示科技园公司将位于大埔、元朗及将军澳的3个工业邨重新定位成“创新园”,配合创新科技,朝“再工业化”8大元素发展。

医疗用品制造中心将启用 汇聚医疗科企 生产高质素设备及用品

面对急促的科技发展,先进制造、微电子等行业甚具潜力,而对整体社会发展而言,医疗科技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医疗用品制造中心”(MARS)由旧式工业建筑改建而成,总面积达1.86万平方米,专为生产高质素的医疗用品、仪器、设备、物料及健康产品而设,如外科口罩、个人防护装备等等,长远而言可持续应付市场需求。MARS具备达ISO-8级别的国际标准无尘车间、压缩空气供应、工业用三相电供应等等,于卫生程序、产品质量上亦能保持高水平。

与此同时,MARS更可成为汇聚医疗科研企业的基地,现时已全额租出予11间本地及国际创新制造企业,皆与医疗服务、用品和食品相关,透过先进基础建设和国际级设施的支援,有助加速实践科研、引入高端科技人才、制造具国际标准的高质素医疗产品。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先生补充:“MARS中心的启用,为研发医疗用品的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援,加快本地研发及生产过程。创新园亦会积极支援新兴行业发展,透过由‘香港创新、香港设计、香港制造’的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提升香港于国际上的创科地位。”

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宣布,位于大埔创新园、专为制造医疗用品而设的“医疗用品制造中心”(MARS)即将启用。

朝8大元素发展“再工业化”专用工业大厦将陆续落成

要做到“再工业化”,不但需要硬件配套支援,更需要吸纳、培育更多人才以加强软实力,才可持续支援由“研发到制造”的创科生态圈发展,加强本地先进制造业的实力。创新园将协助更多的工业家和新兴企业,将其科研理念及成果转化成“创新制造”市场方案,继而推动智慧生产,做到“香港创新、香港设计、香港制造”推出市面,抓紧大湾区机遇,将商品推广至更大市场。

有见及此,科技园公司订定“再工业化”8大元素,包括带动本地工业生产、积极投资香港产业、增加优质就业机会、生产科技含量产品、加入先进工艺流程、结合创科研发元素、配合本地需要生产、发展可持续业务。科技园期望,3大创新园能结合科技与工业发展,创造崭新机遇,并将人工智能及机械人、数据分析及物联网等先进创科技术注入传统行业,成为创新业界交流平台,同时孕育新一代的创科领袖,持续为企业、创业家提供全方面支援。

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中)、香港科技园公司再工业化高级总监姚庆良博士(右二),联同时代医疗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杨思敏(左)、科能三维技术(医疗)有限公司创办人及行政总裁丘荣丰(左二)及山河亚太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李秉峰(右),分享“创新制造(Innofacturing)”将如何展示香港独特的创科优势。

除了MARS之外,位于将军澳创新园、邻近数据技术中心(DT Hub)的先进制造业中心(AMC)预期于今年启用,而元朗创新园的微电子中心(MEC)亦预计于2023年落成。3大创新园“软硬兼施”支援本地“再工业化”,以抓紧及创造崭新机遇和就业机会为目标,让创科业界成为香港的新经济动力。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