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推低息置业贷款 消息:利息属浮息 日后或不止1%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医院管理局昨天宣布,将会推出低息贷款计划,协助员工置业自住,贷款额上限是六百万元,还款年期不多于二十年,暂订利息低至1厘。不过,昨天医管局主席范鸿龄曾称,将会商讨利息的上限,否则在利息“狂升”的情况下,医管局的财政状况可能会出现问题。
据了解,医管局将会厘定“利率补贴的上限”,假设最后定于4%,当市场最优惠利率(俗称P按)是5%时,医管局员工借贷后,便只需要偿还1%的利息;但假如最优惠利率升至8%,需偿还的利息便会增至4%。换言之,这项计划的利息或属浮息,而非定息1%。
医管局回复查询称,医管局大会昨日(16日)通过员工低息置业贷款计划的方向,详情仍在探讨阶段,包括确实资助金额、还款利率等。局方会继续咨询相关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及索取法律意见,并参考员工对计划的反应,希望可以尽快推出。

范鸿龄昨天见传媒时表示,这项贷款计划的利息“一定会系优惠”,低于市场按揭利息,“更加会平过市场私人借贷利息好多”,医管局初步计划利息定于1%左右,“不过我哋亦都需要为利息设一个上限,因为如果我哋唔设上限,喺一个利息狂升嘅情况底下,我哋嘅财政状况可能会有问题”,至于上限是多少,就会先咨询员工及金融机构的意见,才作决定。

据了解,借贷予员工的款项并非“定息”1%”医管局稍后会厘定“利率补贴的上限”,假设最后上限定于4%,当最优惠利率是5%时,医管局员工借贷后,便只需要偿还1%的利息,余下由医医管局补贴;但假如在五年后利率升至8%,届时员工需偿还的利息便会增至4%。换言之,这项计划的利息属浮动,会跟随市场利息变动而改变,非固定息,员工亦要面对“加息”及“高息”风险。

据悉,“利率补贴的上限”有机会定于3.75%至4%之间,因为上限一旦定得太高,医管局或会面对财政压力和风险;但若定得太低,风险则会转嫁至借贷的员工,并令计划的吸引力打折扣。

医管局计划利用上世纪九十年代推行的“置业利息津贴计划”一直滚存的78亿元余款作为启动基金,据了解,在推行初期医管局可能会直接由该笔款项借贷予员工,但若有银行合作,该笔款项则会主要用作补贴利息。由于预料该笔款项长远并不足以应付借贷需求,医管局会寻求与银行合作。

医管局计划推低息贷款计划与员工置业以挽留人手。(资料图片)

另外,据悉医管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亦曾经推出“首付贷款计划”,有文件列明该计划是“试验推行”,当时合资格的雇员可以同时申请利息津贴及首付贷款,医管局在完成办理利息津贴的申请后,才会处理首付贷款的申请。据了解当时申请利息津贴的人数众多,超出名额上限,不少人需轮候数年才可申请到利息津贴,而“首付贷款计划”则未知为何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