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靠气球“朝八晚八”探空 京士柏成首个认证百年高空观测站
擡头看见红色气球在空中飘扬,或许是来自天文台京士柏高空气象站,负责为本港探测高空气候数据的先锋。天文台利用高空探测气球,每日“朝八晚八”恒常探测高空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挂8号风球的打风日子,升探测气球次数更要增至四次。
天文台人员最初凭肉眼追踪探测气球去向,至后期改为自动化操作及探测,连同世界各地逾百个高空气象站,同一时间释放探测气球,将收集的数据放入电脑模式运算,有助提升九天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京士柏高空气象站今年六月,更成为全球首个获世界气象组织认证的百年高空观测站。
▼京士柏气象站高空观测▼
天文台放气象探测气球的历史,可追溯至1921年。当年天文台人员,在尖沙咀总部放测风气球,利用经纬仪及一双眼,追踪气球计算高空风向风速。天文台科学主任林学贤表示,“若天气非常不好、好大雾、能见度低,可能一放上去不久就看不到(气球),或云层较低较厚,短时间内就追踪不到”,但在百年前没有雷达卫星的年代,已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代无线电探空仪重逾一公斤
直至40年代末,尖沙咀总部添置首套无线电探空系统。把挂上无线电探空仪的气球注入氢气,升空后探空仪将测量到的高空气温、湿度及气压数据,用无线电波送回总部地面站。但是,仍依靠天文台总部屋顶的一部经纬仪追踪气球,从气球的仰角、方位及升空速度,计算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速。
林学贤说,当年的无线电探空仪较笨重,仪器连电池重逾一公斤,每次操作需动用三人,分别负责操作无线电探空仪、释放探测气球及操作雷达追踪气球。气球可升上逾30公里高空,受压爆破后,内藏的降落伞张开,无线电探空仪最终缓慢下降到地面或海面。
京士柏高空气象站启用逾70载
当尖沙咀总部周边建筑物增多,不利高空气象观测,天文台在京士柏一个小山上另觅土地放探空气球,1951年6月京士柏高空气象站正式启用。同年,高空探测气球除挂上无线电探空仪,亦加入雷达反射器,工作人员借助装设于地面的陆军雷达追踪反射器,测定其距离、方位及仰角,计算上空风向和风速。至90年代末,探空仪开始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风技术,无线电探空仪和地面站均装有特别天线接收GPS信号,完全取代经纬仪。
每日恒常放两个气球 成本4,000元
随科技改进,无线电探空仪已由最初逾一公斤,减磅至现时少于100克,气球由使用氢气转用氦气增加安全性,2004年天文台亦装设东南亚首台全自动高空探测系统,气球自动充气及发放,降低运作成本及提升工作效率。
林学贤表示,高空气压较地面低,升得越高,气球膨胀得越大;倘过量充气,影响无线电探空仪上升速度,升得太快令接收的数据较疏落,亦会提早爆破,故以每秒上升五、六米最理想,至某个高度爆破后,残骸最远可随风漂泊至距离香港100公里以外地方。
林又指,每次放气球成本约2,000元,高空探测数据并非直接反映在未来天气预测,但当全球超过170个高空气象站,同时释放探空气球收集高空天气数据,放入电脑模式运算后,令预报更准确。
他解释指,地面数据仅反映当下地面状况,但气候数值模拟则有预测成分,最主要依靠高空数据,“凭气球睇到高空空气如何流动,影响高空哪里较湿较干、风向风力如何,影响地面天气,例如附近中层水气增加,令云量较多”,相信靠气球直接探测的数据较卫星雷达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