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疫苗死因|患心肌梗塞六旬男打针后两日亡 裁定死因存疑
63岁有长期病患男子,今年初打过科兴新冠疫苗,两日后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致急性肺水肿死亡。死因庭就其死因作研讯,其家人及朋友透露,死者有数十年烟龄的严重烟民,有高血压等“三高”问题,病情控制亦不算理想,正排期做“通波仔”手术。专家认为死者早已有心肌梗塞问题,但其死亡与疫苗无因果关系,惟不能排除疫苗或会加剧副作用。两男三女陪审团今日(12日)一致裁定死者“死因存疑”。
认为有其他因素引致死亡可裁死因存疑
死因裁判官周慧珠今早引导陪审团时指出,若陪审员接纳死者李宇根是基于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并发症,即急性肺水肿而导致死亡,且急性心肌梗塞早于其接种疫苗前出现,即两者无因果关系。即使未能排除科兴疫苗有机会使急性肺水肿加剧,李的死因依然是“死于自然”;若陪审员不接纳本案专家证人之口供,认为有其他因素引致李死亡,但由于未有足够证据指其他因素为何,则可裁定“死因存疑”。
陪审员向卫生署提出3项建议
1. 在接种疫苗须知小册子内,对未能控制的严重慢性疾病提出具体例子,例如:糖尿病、心脏病,并使用市民知道的疾病名称,而非专家用词;
2. 小册子内须解释什么是未受控病患,例如须服用药物的严重病情;
3. 另须加上或列出严重疾病让市民剔选,让当值医生看到,并即时作出建议。
李有劳动性心口痛情况
死者李宇根,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接种计划首日,即2021年2月26日接种科兴疫苗,28日证实死亡。
李生前与家人关系较疏离,当时正与妻女分居,对上一次与胞兄联络已是2019年。李的两名好友林鸿凯、邝家乐透露,李生前患有“三高”,正在排期进行“通波仔”手术,每日会吸食一至两包烟,较少运动。普通科门诊医生卢昆仪亦指李去年9月覆诊时,其血压及糖尿病均控制得较差,更有劳动性心口痛等问题。
主要证人供词。(详看下图)
打针后与朋友食饭未有异样
李在今年2月26日于官涌接种中心接种疫苗后,曾与林及邝两名朋友食饭,两人均未察觉李有异样,李亦自言身体“无乜野”,更叫朋友也带母亲打针。惟至同月28日凌晨,李自觉持续了数月的气促问题突然恶化,自行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诊。
两日后现肺水肿数小时内离世
曾在急症室诊治李的医生林家俊指,李当时有咳嗽、胸口困迫、呼吸困难、血压高,心跳及血压均高于正常,两边肺有内音,呼吸有杂声,但神智清醒。院方为其照X光肺片发现两边肺有朦胧迹象,有窦性心搏过快,怀疑有临床急性肺水肿或支气管炎,随即安排李紧急入院,李同日清晨6时10分离世。
李早已有心脏梗塞问题
根据李的验尸报告,李的身体未有发现过敏性反应,心脏部份肌肉坏死,是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致急性肺水肿而亡。另李有血管硬化问题,血管有百分之70至95遭阻塞,以上情况需以年计,长时间累积才会造成。
建议三高状态稳定才接种疫苗
港大内科部临床药理科学系临床教授张文勇随后指出,李的心肌梗塞早于接种疫苗已出现,可见与疫苗无直接关系,至于疫苗是否最后一根稻草,加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则未能完全排除。虽然建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也接种疫苗,惟必须在其病情稳定、最佳状态下才接种。
专家指死亡事故与接种疫苗无因果关系
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成员潘伟明,委员会一致断定其死亡事故与接种疫苗无因果关系,事故仅属偶然。另一位委员会成员陈凌峰则指,委员会自疫苗接种计划开始至10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接种科兴疫苗者的年龄中位数为50至59岁,发生异常事故的比率为0.07%,而60至69岁的年龄组别发生异常事故的比率则为0.09%。
案件编号:CCDI-182/2021(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