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针|建议打科兴者可沟打复必泰 刘宇隆吁快落实:勿拖到12月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联合科学委员会昨举行联席会议,委员会建议三类人士须补打第三针,免疫力弱者优先,其次是逾60岁、医护人员或长期病患等高风险人士。
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今(28日)于港台《千禧年代》表示,委员会建议已打两针科兴者可以选择“沟针”,转打复必泰,因各研究数据均显示其抗体水平较高,但市民可因应自身考虑抉择,接种三针科兴亦同可预防重症。
他期望港府尽快落实第三针注射安排,宜快不宜慢,切勿拖延至年底后始开打。
刘宇隆指,委员会建议已打两针科兴者,补打第三针时可另选复必泰,即进行“沟针”,因外国及本地研究均显示,其抗体产生较高,不过市民亦可因应个人情况选择,倘前往高风险地区的市民,可以选打复必泰;若本港持续清零,另担心复必泰副作用者,则可考虑继续注射科兴。他又提到,接种三针科兴,对预防重症的效能“亦唔差”,与复必泰亦不相伯仲。
他又指,随著时间推进,打针建议及政策会随经验积累有所改变,“依家系不断优化,合资格人群应该打三针,打两针未必完成使命”,刘又认为,香港讨论第三针进度不算慢,“我地已经不算落后”,期望港府尽快落实安排,宜快不宜慢,“最好一至两星期后可以开始,千祈唔好拖到去十二月、一月”,且已接种科兴的合资格人士,均应按先后次序打第三针,“当然唔系一下子开打。”
第三针接种时间方面,委员会建议免疫力弱者,须与第二针相隔至少4星期,相关患者包括需接受化疗或电疗的活跃癌症病人、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需要洗肾者、爱滋病患者,以及服用抑制免疫系统药物的风湿病患者。
至于已接种两针科兴的市民,尤其是有较高感染风险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长者、医护人员,参与抗疫工作、提供跨境运输或在管制站和港口工作的人员,以及长期病患者,则建议相隔至少6个月始接种第三针。对于两类人士何以有注射的时间差距,刘宇隆解释,长者等身体状况未如洗肾者般弱,“第一针系诱发抗体,等抗体跌到咁上下,再打第二针提升”。至于第三类,则属上述较高风险群组中已接种两针复必泰相关人士。
委员会上月建议,考虑心肌炎因素后,接种复必泰的青少年只须打一针,据数据显示,有约6万名青少年已打一针,由于需前往高风险地区,当中有10%已打第二针。刘宇隆指,委员会尚未有议程讨论青少年“沟针”安排,但他个人正构思相关研究的可行性,他提到,科兴至今未见数据显示诱发心肌炎,或考虑安排已接种复必泰的青少年,以皮内注射方式接种第二针科兴。
至于复必泰降低接种年龄门槛方面,他指委员会昨日未及讨论,“倾第三针已经讲咗五粒钟。”
▼10月21日,“全港社区抗疫连线”一连两日举行地区接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