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中心投诉每年逾百宗 职员挟去银行提款 海关:同打劫无分别

撰文: 孔繁栩
出版:更新:

“你身体唔系几好㖞”、“有无做开运动呀?”、“你条腰好似有点歪㖞”一句句看似贴心的慰问,背后其实隐藏更大的陷阱。香港海关今年首9个月录得135宗涉不良健身中心的投诉,海关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监督叶冬菁指,不少涉及“具威吓性营业行为”的小型健身中心都属于楼上舖,职员在街上派卡片兜搭,利用市民的善意,诱使上健身中心“做问卷”,实情由多名职员威迫签署健身合约。她又指,曾有受害人夺门而去反被推倒地上,不法分子又会挟受害人去提款淘空户口,批评行为形同“抢劫”。为提高公众对不良营商手法意识,海关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创作吉祥物“零容忍者”,寓意对不良手法采零容忍。

为提升市民意识,海关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创作吉祥物“零容忍者”,海关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监督叶冬菁表示,吉祥物寓意对不良手法采取零容忍。(李泽彤摄)

根据海关统计,健身、装修及雇佣是本港常见三类涉及不良营商手法行业,海关在2018年接获599宗健身行业举报,2019年上升至723宗,随着一连串打击行动,2020年回落至209宗,今年首9个月有135宗,较同期下跌14%。海关在2018年至2020年分别立案调查12宗、20宗及4宗案件,涉及合约金额分别为57万、152万及129万元,今年首9个月则立案调查12宗,较同期增加2倍,涉款20万元。

海关预告将有下一波打击行动

海关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监督叶冬菁表示,海关在2018年至2019年先后采取“龙卷风”及“破风”行动,拘捕多名涉不良手法的健身中心负责人及职员,其中一次行动录得最高损失金额85万元,虽然近年犯案规模及涉款金额有减少,海关会继续留意死灰复燃迹象,正部署下一轮行动,打击零星个案。

受害人欲离开 被推落地

叶冬菁指出,主要涉及“具威吓性营业行为”的健身中心都位于楼上舖,他们会安排职员在街上派卡片,兜截路人要求帮忙上健身中心盖印章,好让他们完成任务“放饭”,或做问卷签名可换取小礼物等,不少年轻人因“助人”心态而入局,职员会先为他们测体重及体脂,之后指受害人“你身体唔系几好,腰有点歪”,再以问卷形式试探每月能支付健身金额,当受害人签名后,便会批出一份合约。

叶冬菁续指,由于受害者往往要面对4至5名职员,即使反抗都无能为力,个别案件有职员威吓“你填咗地址我知你住边”,当受害人冲入电梯时更会被强行扯出甚至推倒地上,“好多中心选扯一梯一伙,点嗌都系中心范围,走唔甩”,曾有职员要胁受害人调高网上银行转帐金额,转走10多万元交会籍,更有职员挟受害人到银行提款,最后更要受害人读稿拍短条,扮自愿签约,形容行为“同打劫无分别”。

近年港人喜欢健身,不少市民都会约签合约加入健身会籍。(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提醒保留装修公司文字对话纪录

装修行业方面,海关在2018年至2020年分别接获230宗、188宗及154宗装举报,今年首9个月有113宗,呈下降趋势,海关今年立案调查5宗案件,总合约金额500多万元,最大宗损失发生在今年9月,涉及一栋九龙塘独立屋410万元装修额,延误2至3年尚未完成,被捕人涉及不当地接受付款及虚假商品说明,相关合约总额2,300万元。

叶冬菁提醒市民,虽然装修公司的口头承诺具有法律效力,但较难举证,建议保留与装修公司的文字对话纪录及相片,亦要留意装修工人是否具声称的资历,若合约指名选用名牌物料装修,应留意质料是否属实。

海关今年9月拘捕一名装修公司男董事,涉嫌不当地接受付款及虚假商品说明。(资料图片)

创作吉祥物“零容忍者”提高市民意识

雇佣业方面,海关去年接获119宗举报,是近3年最多,叶冬菁解释,由于新冠疫情令航班受阻,外佣无法来港衍生不少投诉,其实与中介公司无关,今年首9个月回落至59宗。叶指过往有投诉人指聘用的外佣迟迟未来港,涉事中介讹称正在处理,最终发现外佣原来已于另一家庭工作。

为提升市民意识,海关不良营商手法调查课创作吉祥物“零容忍者”,意即对不良手法采取零容忍,宣传短片由艺人黎诺懿讲解健身、装修及雇佣行业的常见不良营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