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家长被骗案 家长A丈夫闻捐款女儿可获取录说:捐咪捐啰

撰文: 梁芷君
出版:更新:
女被告朱柳英(左)及男被告吴美全(右)均否认讹骗哈罗家长金钱。(资料图片)

哈罗香港国际学校一名前助理入学主任,涉嫌向3名家长讹称捐款资助学校,可换取入读机会,从而骗去2家长210万案,今(17日)在区域法院续审。其中一名被骗去150万的家长A出庭作供,她指案中女被告曾致电她称,她的女儿成绩只是“啱啱达标”,但若捐钱可立即取录,家长A称与丈夫商量,丈夫说:“咁都无办法,捐咪捐啰。”最后家长A给了女被告一张150万元的支票。

两被告依次为哈罗香港的前入学主任朱柳英(女、26岁)及其丈夫吴美全(男、25岁),他们否认欺诈、企图欺诈及洗黑钱共5罪。法庭又下令不得公开三名事主身份,只能称呼他们为:家长A,家长C及家长F。

女被告称校方每年会优先取录一名捐款人子女

家长A是一名年轻的女子,手拿一个Hermes Birkin袋入庭,并以带乡音的广东话作供。她称与丈夫育有的3名子女均于2015年入读京士敦国际学校,惟同年10月想为长女转校,故为长女报读哈罗香港的小三学位,当时负责接待的正是案中的女被告。

家长A说,去年2月24日,她带长女到哈罗面试。面试过后,女被告联络A,并指其长女面试成绩差,只是“啱啱达标”,又提议她若想长女优先获取录,可以考虑下捐款150万至250万元。她指女被告又说:“哈罗以往有4年,有4个家长都系咁样捐款,学校每年会比1个家长捐款,捐咗,达咗标,可以优先收你小朋友。”A指她需要与丈夫商量,女被告多次催促她要尽快决定。A遂致电丈夫,其夫说:“咁都无办法,捐咪捐啰。”

家长A称,女被告之后又说与校方商讨后,认为150万太少,要求把捐款增至200万元,A质疑为何校方会指定捐款金额,女被告便说,学校仍想A捐款200万,但如果A只捐150万,只会给她女儿候补名单上的第一位。A要求女被告再向学校“争取”,而“多咗”50万,她需与丈夫商讨。A最后回复朱指只会捐150万,而如果学校答应即时录取,她便会捐150万。

家长A丈夫闻捐款须入大陆户口即拒捐

女被告期后致电A指,学校答应让她捐150万,但要求其女要在开学前补习较弱的英文及数学,而学校亦决定A的捐款将用以兴建上海哈罗,并要求A将钱存入上海哈罗的户口。惟A丈夫得知后,即表示:“如果捐去大陆,我唔捐啦!”故A要求捐到香港户口。

女被告期后再与A电话联络,要求她记下捐款支票的擡头,A称她自己英文不好,要求身旁的朋友把擡头人的英文写法记下,惟女被告得知接电话的人不是A便不说话,至A接回电话,女被告才叫A在支票收款人一栏填为“Ng Mei Chuen”。A见擡头不是校名感奇怪,女被告则解释收款人是学校高层,A要求女被告提供收据作扣税用途时,女被告指捐款属私人名义捐,故没有收据,A亦没再追问。

案件编号:DCCC60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