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泽颐专访|狠批港大学生会哀悼刺警疑凶:道歉最多当求情

撰文: 孔繁栩 郑秋玲
出版:更新:

七一铜锣湾刺警案疑凶自戕身亡后,焦点落在某些人的“悼念”行为,引起争议。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接受《香港01》专访,指任何宣扬或煽动恐怖主义活动都受国安法规管,认为悼念背后某程度属“美化”及“煽动”暴力。坊间争论是否出于感叹悲剧的悼念也不容许,萧泽颐表明须检视悼念“意图”,强调“会依法办事。”
对于港大学生会评议会早前向施袭者表达“深切哀悼”及“感激犠牲”,遭各方谴责后,干事会已公开道歉并全体请辞,现被立案调查,萧泽颐直斥“犯法就系犯法”、“道歉最多当作求情,唔好谂住可能无罪”。
反修例风波已两年,萧泽颐认为警民关系有改善,但关注一些“敌视”及“仇恨”可能转向网络或地下化,已设专队巡视社交平台打击“仇警言论”,不排除更多人被捕,并增派便衣警员巡逻街头。
(专访二之一)

延伸阅读:萧泽颐专访|游行集会须符国家安全 已设工作小组应对回归25周年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认为,青少年守法意识薄弱问题仍待改善,是他未来最关心的工作之一。(区嘉乐摄)
+3

必检视悼念“意图” 质疑某程度宣扬恐怖主义

政府及警力多次严厉谴责刺警案后的民间悼念是“鼓吹暴力”,坊间争议如何判断及区分悼念意图,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指在《港区国安法》下,任何宣扬恐怖主义,或煽动实施恐怖活动都受规管。是否出于感叹一场悲剧、慰问遗属的悼念都不容存在,萧泽颐认为,“有啲人悼念嘅行为,某程度上背后目的系希望煽动做违法行为、美化暴力,一件咁凶残嘅事你去悼念,某程度上系咪宣扬紧恐怖主义活动?呢样嘢一定会去睇。”他强调,“如证明到当中有呢个意图,会依法办事。”

▼7月16日 警方国安处人员进入港大校园搜证情况▼

+10

强调犯法就系犯法:唔好谂道歉可能会无罪

港大学生会早前被谴责后,撤回“哀悼”动议,并召记者会向公众道歉,全体成员辞职。身兼港大校监的特首林郑月娥早前表明如有需要可交由警方跟进,警方国安处已接手调查,上周五(16日)派员到会址搜查。被问到学生已道歉会否接受,萧泽颐力斥“犯法就系犯法”,所有人犯法都要承担法律后果,年轻人亦不例外,“道歉最多系求情理由,做任何可能违法嘅事之前都要谂后果,唔好谂住做完之后出嚟道歉可能会无罪。”

▼7月9日 港大学生会干事会道歉并辞职▼

香港大学学生会道歉信 昨日,香港大学学生会评议会(下称评议会)通过有关悼念梁健辉先生的议案,其中内容严重不当。作为服务港大同学的学生组织,学生会无意鼓励任何非法行为。评议会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为大学与社会带来影响,并对此深感抱歉。学生会将谨言慎行,继续肩负对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责任。 为表歉意,评议会仅此撤回上述议案。学生会干事会将立刻辞职,我代表干事会向同学致以最深的歉意。
港大学生会7.9发表声明
+3

设专队留意网络打击仇警言论

过去一年,反修例示威几近绝迹,但有意见认为仇恨只是由街头转向网络,从未化解。萧泽颐承认,社会上仍有人敌视警察,在网上发放仇警言论,警方就此已设立专责队伍,每日留意各社交媒体,“你够胆去做,我哋一定果断执法,唯一唔希望被拘捕,就系唔好去做。”他指警方近日已就涉嫌煽动杀警、仇警、向警察建筑物纵火等网上言论作出拘捕,暂有4宗案件,明言必定果断执法,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增派便衣警巡逻预防

萧泽颐续指,不排除有组织转趋地下化,“蠢蠢欲动驱使市民参与违法行为”,警方会扩大情报网,加强高姿态巡逻,并投放更多便装警员巡逻街头,以留意有否可疑人士有企图违法举动;并强化反恐演练和宣传教育,警方已推出举报热线,及网上举报系统,“如发现身边人开始有‘自我激化’,我好鼓励市民尽快通知警方。”

▼反恐特勤队及便装人员高调巡逻▼

+3

鼓励市民举报可疑身边人

被问到强化举报政策,会否因此削弱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萧泽颐指,希望市民思考一个问题,“当发觉身边人可能自我激化,如果唔做防范或通知警方,佢都有可能系受害人,大家系咪要反思咗个后果,先谂人与人之间信任?”那么何时才能停止“猜疑”?萧泽颐认为难以预计社会关系何时重建,但认为有改善,“警队亦得到愈来愈多人支持,不少人嫌弃暴力,相信有赖各界努力,才能令社会回复繁荣稳定,消除分裂,改善关系。”

斥“有法律背景人士”荼毒青年成“烂头卒”

萧泽颐指青少年守法意识问题是他未来最关心的工作之一。他又不点名批评过去两年,“好多人鼓动同煽动,一啲系有法律背景嘅人、一啲议员”,又指“有区议员话藏有大麻系无问题,呢啲讯息系荼毒青年”。他称曾接触过部份在囚青年,“佢哋受假消息同假新闻影响,喺狱中好多都好后悔,觉得系咪被人利用咗。”

萧泽颐特别提到,14名被捕的“光城者”成员中,有9人只是中学生,“究竟背后推动嘅系乜嘢人?佢哋有无带自己小朋友出嚟做同一样嘢?细心谂一谂,其实系做咗人地嘅棋子、烂头卒。”他指不止警队的工作,望学校、教师及家长为下一代着想,“要够胆话畀年轻人听呢啲系唔啱,如果你担忧会唔会造成争拗,反而害咗年轻人,所以要齐心协力,先会有改变,否则对下一代唔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