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人造草球场被验出致癌物 含量超欧盟标准3倍
天然草地足球场保养成本高,近年逐渐被旧车胎制成的人造草地取代,但有关物料安全成疑。上月有学校因验出人造草地含重金属而暂时关闭球场,情况惹人关注。有立法会议员抽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两个第三代人造草地球场,化验发现草地的13种有害物质超出欧盟规管消费物品标准,其中一种致癌物超出欧盟标准2至3倍。议员促请康文署向供应商索取有关物料的资料。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陈淑庄于上月(12月)中,在康文署辖下的跑马地游乐场及黄竹坑游乐场,采集人造草地下铺设的胶粒样本,化验21种常见于塑胶制品的“多环芳香烃”(简称PAHs),以及重金属。结果发现,两个样本各有13种PAHs超出欧盟规管消费物品标准,其中3种为已知的致癌物。
香港大学理学院讲师麦嘉慧披露,该3种致癌在球场化验样中超标不少。其中,“苯并a芘”(Benzo(a)pyrene)被称为头号致癌物质,它在跑马地游乐场及黄竹坑游乐场抽验的样本中,分别验出含每公斤3600及4200微克,超出欧盟标准2.6倍和3.2倍。另外有两种高危致癌物质“䓛”(Chrysene)及“茚并123芘”(Indeno(1,2,3_cd) pyrene)则分别超标准的3.7至4.5倍。麦嘉慧指,“茚并123芘”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有机会致癌。不过在是次化验样本中,5种有机会致癌的重金属,如镉、铅则无超标。
立法会议员郭家麒医生表示,职业足球员及球场工作人员会经常接触人造草地或可经口鼻吸入人造草场的微细胶粒,长期接触或影响健康。
康文署有28个第三代人造草球场
陈淑庄指,虽然康文署强调本港的人造草场符合国际足协的标准,但国际足协其实并无全面化验人造草的物料,而香港并无法例或任何规管人造草场的物料安全。她建议康文署尽快向供应商索取有关物料安全的资料,化验全港学校及康文署人造草场,并暂缓为球场更换第三代人造草物料。
根据康文署资料,署方现时有38个人造草球场,当中28个为第三代人造草球场,占整体的74%。康文署暂未回复传媒查询。
上月初,英基学校协会关闭辖下5间国际学校的人造草场,因人造草地样本初步被验出含重金属铅,须进一步化验,但现时已重新开放。光顾同一间草地供应商的哈罗香港国际学校,去年初人造草场样本,同样验出含铅量,但并无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