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总结】环保篇:多次染指郊野公园建屋 源头减废政策失败

撰文: 林若勤 邓芯怡 罗俊文
出版:更新:

特首梁振英2012年竞选时说过,乡郊保育是政纲之一,但他在任期间,港府为觅地建屋,多次想要“入侵”郊野公园,就连“梁粉”之一、前天文台长林超英也忍不住撰文批评这是“思想癌细胞”;竞选时说必要时才建焚化炉的梁振英,面对着“垃圾围城”,上任后第一份施政报告便提出兴建焚化炉,至于环团一直支持的垃圾按量征费至今仍未实行。环保署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本港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总弃置量为371万公吨,同比增加3.9%,反映源头减废政策失败。
《香港01》盘点梁过去报告提出的政策,发现仅落实17项,其余大部分仍在进行,5项未开展或失败。

梁振英任内推动多项措施改善路面空气质素,包括全面淘汰老旧柴油商业车、资助巴士公司赚买电动车,可惜运行初期有不少故障,部分要回厂维修。(资料图片/江智骞摄)

已落实:

年份

报告

报告内容

进度详情

2012

参选政纲

1. 更新空气质素指标

 

 

尽快落实短期“空气质素指标”,包括加入微细悬浮指标粒子(PM 2.5)。新指标已于2014年1月生效。

2013年12月30日起启用空气质素健康指数,量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微细悬浮指标粒子(PM 2.5)及可吸入悬浮指标粒子(PM 10),并以健康风险制定出低、中、高、甚高和严重五个级别。

2013

施政报告

2. 全面淘汰老旧柴油商业车

 

 

预留100亿元资助车主,分阶段淘汰欧盟前期及1至3期、共8万多辆高污染柴油商业车,计划耗资117亿元推行。

欧盟前期和1期的特惠换车已截止,将会于2018年前淘汰所有欧盟2期车辆,2020年前淘汰欧盟3期车辆。

2013

施政报告

3. 更换车辆催化器

 

 

推动专营巴士、的士及小巴减排,为车辆更换催化器。至今有13,942辆的士和2,881辆小巴参与。

2013年环保署斥资1500万资助石油气的士和小巴更换转化器,有8成车辆完成更换,并在2014年9月起加强侦测排放超标的石油器车辆。

2013

施政报告

4. 立法规定泊岸转油

 

 

筹备立法规定船舶泊岸转油。相关法例于2015年7月1日起生效,香港成为亚洲区首个规定泊岸转油的港口。

法例实施后,葵涌监测站空气质素明显改善。

2013

施政报告

5. 扩建堆填区

 

 

政府于2014年提出“三堆一炉”方案,立法会财委会先后通过扩建将军澳、打鼓岭及屯门堆填区的拨款申请。

工程正进行。

2013

施政报告

6. 设5亿元渔业持续发展基金

 

 

设立5亿元基金协助渔民采用可持续运作模式。基金于2014年7月推出,翌年5月批出首两个资助项目。

基金2014年7月开始接受申请,共有22宗,批出6宗,涉及2800万资助。首批项目2015年3月批出,包括用460万资助环保协进会的渔民生态保育计划,培训渔民转行做生态导赏员。

2013

施政报告

7. 向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注资50亿元

 

 

向“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注资50亿元,以投资回报长期和持续支援社区提出的环保行动。

已注资。

2013

施政报告

8. 检讨保育私人历史建筑政策

 

 

古咨会于2015年1月发表报告,建议当局以放宽地积比率、换地等经济诱因鼓励业主保育,但不宜以公帑购入或强制征收私人拥有的历史建筑。

当局已成立了专责小组,跟进及研究落实建议的细节。

2014

施政报告

9. 扩大胶袋征费

 

 

政府于2015年4月全面推行胶袋征费计划,范围扩至全港逾9成、约10万间零售点,顾客如欲索取胶袋,每个最少收取5毫。

至2016年11月30日,环保署巡查逾71,000次,期间向违规商户共发出302张定额罚款通知书。

2014

施政报告

10. 推出手机程式提供回收点位置

 

 

推出手机应用程式,提供减废资讯及回收点位置。环保署于2014年3月推出“咪嘥嘢”免费流动应用程式。

该流动应用程式下载次数超过5,000次。

2014

施政报告

11. 古咨会检讨历史建筑保育政策

 

 

古咨会于2015年1月提交检讨报告。

政府已落实部分建议,包括优化“维修资助计划”申请程序等。

2015

施政报告

12. 规定专营巴士公司只行驶低排放巴士

 

 

2015年年底在铜锣湾、中环及旺角设立低排放区,规定专营巴士公司只可行驶低排放巴士。

已实施。

2015

施政报告

13. 试验电动单层巴士

 

 

政府全数资助5间专营巴士公司,购置38辆单层电动巴士,首批巴士于2015年12月展开为期两年试验。

2014年年初城巴及新巴获政府拨款资助,购入5辆比亚迪(01211)单层电池电动巴,巴士在2015年12月投入服务,但仅投入服务13日,便因安全问题需全部停驶。

2015

施政报告

14. 拨1.5亿元延续珠三角清洁生产伙伴计划

 

 

投放1.5亿元鼓励广东港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2015年6月推出计划,预计5年内资助约625间工厂。

2016至17年度,政府预留约3,000万元以推行“伙伴计划”。

2015

施政报告

15. 立法规定非路面流动机械符合排废标准

 

 

2015年6月起推行新法例,规定本地使用的非路面流动机械如发电机和挖泥机等,须符合法定废气排放标准。

两电机组为符合有关标准,纷纷提高低排放、价格较高的天然气燃料比例。

2015

施政报告

16. 推出“惜食食肆”计划

 

 

环境署于2015年11月推出“咪嘥嘢食店”计划,约400间食肆加入,承诺提醒顾客“咪嘥嘢”和采取措施减少厨余。

至2016年5月有484家食店参与,比计划初推出时多约80家食店。

2015

施政报告

17. 就未来电力市场发展咨询公众

 

 

环境局2015年3月公布发电燃料组合咨询结果。

结果9成持份者倾向“本地发电方案”,反对向内地买电。环境局指短期不推动联网方案。

为支援回收业,政府2015年推出10亿元回收基金,但业界反应一般,认为申请手续繁复,基金至今批出约4千万。(资料图片)

进行中:

年份

报告

报告内容

进度详情

2012

参选政纲

1. 规管光污染

   

2015年4月,环境局建议政府与商户签署自愿约章,规定午夜12时后关闭灯光招牌,并考虑两年后立法,但被环保团体质疑力度不足。

截至2016年4月,逾4,000商户签署《户外灯光约章》,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表示2至3年后检讨,不排除会立法规管。

2013

施政报告

2. 要求远洋轮船泊岸时转用低硫柴油

   

与广东省政府探讨要求远洋轮船在珠三角港口泊岸时转用低硫柴油,政府在2014年曾与广东省研究轮船转用较清洁燃料。

深圳2014年9月公布船只泊岸转油资助计划,鼓励远洋轮船泊岸期间转用低硫燃料。

2013

施政报告

3. 支援回收业

   

考虑在公众货物装卸区中划出适当泊位,供回收业竞投,预计于2016年中开始引用。

政府建议将柴湾、蓝巴勒海峡及屯门装卸区中的16个指定停泊位,在下一轮招标时专供合资格废纸回收商竞投。

2013

施政报告

4. 2020年大致达到新空气质素指标

   

政府2013年公布《香港清新空气蓝图》,期望让香港空气品质于2020年大致达到新空气品质指标。

2019年之前,将所有全港欧前、欧一、欧二及欧三柴油商业车全面淘汰,其实效果是把全港不同地区都成为低排放区,并持续透过法规收紧电厂排放上限 。

2014

施政报告

5. 都市固体废物按量收费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建议4个收费模式,包括按户预缴式专用垃圾袋收费。政府期望2016/17年度提交相关草案。

环境局冀于2017年立法年度内,尽早把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制度所需的立法建议拟备妥当。

2014 施政报告

6. 10亿元回收基金

   

环保署2015年推出10亿元回收基金,2,000个本地回收处理商可申请资助,最多获资助500万元。

2016年8月,回收基金咨询委员会已完成审核第二批回收基金的申请,支持批出共15项申请,涉及的资助金额约为2,300万元。

2014

施政报告

7. 18区设立回收站

   

政府资助非牟利团体设立18区环保站。沙田、东区已经投入运作,其余16个仍处规划阶段。

“绿在沙田”和“绿在东区”两个项目已于2015年开始提供服务。原预计于2016年投入服务的“绿在观塘”、“绿在元朗”及“绿在深水埗”三个项目,至今仍未投入服务。

2014

施政报告

8. 设10亿元活化已修复堆填区资助计划

   

预留10亿元为全港18公顷已修复的堆填区土地,发展康乐、环保等设施,计划于2015年11月推出。

2016年4月截止申请,最快2017年做评审,暂未有确实公布评审结果日期 。

2014

施政报告

9. 研究提升维港沿岸水质

 
   

立法会于2015年6月通过提升维港沿岸水质工程研究拨款,预计研究于2018年年初完成。

政府已于2016年1月展开顾问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和各种分析找出造成近岸污染的具体成因,进而从源头预防和控制污染角度找出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2014

施政报告

10. 推动绿色建筑督导委员会制定策略

   

委员会已完成检讨政府建筑物环保表现目标和措施。

督导委员会会继续研究如何在私营界别推动绿色建筑。

2015

施政报告

11. 检讨建筑废物处置收费水平

   

环境局2015年12月建议调高建筑废物的公众填料费、堆填费等。计划于第5届立法会期内立法。

政府拟修订法例,调整“建筑废物处置收费计划”下各项收费至大约收回成本的水平,料于2017年4月7日正式实施。

2015

施政报告

12. 成立“干净回收”运动工作小组

   

与业界组成“干净回收”运动工作小组,在社区推动废物源头分类和清洁。

推动回收业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正落实有关措施。

2015

施政报告

13. 减少4成弃置在堆填区的厨余

   

2014年已推出《香港厨余及园林废物计划2014-2022》,目标是在2022年把弃置堆填区的厨余减少4成。

2015年厨余量同比减少7.1%,但仍与减4成的目标相差一段距离。

2015

施政报告

14. 拨1亿元资助减废

   

预留1亿元供非牟利团体申请资助推行减废,处理厨余和惜食相关的项目约占三分之一。

2016年11-12月间接受最新一轮4,300万元资助申请。

2015

施政报告

15. 2017年落成有机资源回收中心

   

位于小蚝湾的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1期计划已于2014年展开,估计可于2017年年初投入服务。

位于北大屿山小蚝湾的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1期正在兴建,预计于2017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作。

2015

施政报告

16. 政府建筑物用电量减5%

   

政府的新目标是在未来5年把政府建筑物的用电量,在运作环境相若的基础上减少5%。

正在进行中。

2015

施政报告

17. 扩充海岸公园

   

把大小磨刀洲附近水域指定为海岸公园。路政署2015年6月称,计划将海岸公园向南扩展至970公顷。

环境局拟逐步扩大海岸公园面积,期望将4%的海面纳为受保育范围。

2016

施政报告

18. 推亲水文化设钓鱼区

   

研究进一步处理残余污染物排放到市区沿岸到市区引起的气味问题,将在康文署场地设钓鱼区。

大埔、葵青、青衣钓鱼区咨询区议会地区设施管理委员会,但被批评选址不当及配套设计粗疏。

2016

施政报告

19. 降低两电商准许利润

   

环境局2016年与两电商讨新一份《管制计划协议》,研究将准许利润由9.99%降至6-8%。

环境局正与两电商讨有关方案。

2016

施政报告

20. 研究淘汰本地象牙贸易

   

环保署尽快启动立法程序,进一步禁止象牙进出口及逐步淘汰本地象牙贸易。

政府通过落实逐步淘汰本地象牙贸易建议,2017年上半年提交立法会,拟于2021年12月31日前,分三步全面禁止本地象牙贸易。

2016

施政报告

21. 利用污水厂处理厨余

   

环保署在大埔污水处理厂进行为期6年的“厨余、污泥共厌氧消化”试验计划。

试验计划目标在2018年投入服务。

2016

施政报告

22. 废电器电子产品和饮品玻璃容器两项生产者责任计划

   

研究就其他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计划。

立法会经审议后,于2016年3月三读通过《2015年促进循环再造及妥善处置(电气设备及电子设备)(修订)条例草案》。并在2016年5月三读通过《2015年促进循环再造及妥善处置(产品容器)(修订)条例草案》。

 

 

香港每天产生约3,640公吨厨余,相等于312部双层巴士的重量。(资料图片)

尚未展开:

年份

报告内容

2012

1. 制定自然保育政策

 

检视《2004 年新自然保育政策》,制定一套整全的自然保育政策,编纂濒危物种名录和订定相应保护措施。

2012

2. 建立重大事故危机应变机制处理跨区污染问题

 

政府在空气、水质等方面,均与广东省加强合作,但未有兑现“建立重大事故危机应变和通报机制”承诺。

2015

3. 成立历史建筑保育基金

 

古咨会2015年建议成立历史建筑保育基金,发展局接纳报告,但未见成立基金,惹环保人士批评无心保育。

梁振英参选时承诺的建立重大事故危机应变机制处理跨区污染问题,至今未有落实。(资料图片)

失败:

年份

报告内容

2012

1. 推行低碳经济减低香港整体耗电量

 

政府建筑用电量目标在2020年前减少5%,但香港整体耗电量不跌反升,2014年用电量较2012年上升约2%。

2013

2. 于启德邮轮码头安装岸电设施

 

安装岸电设施供邮轮泊岸时转用电力。但环境局于2015年5月搁置计划,称全球只有少数国际邮轮使用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