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门反恐专责组成立三年 推网上举报系统 拟拓展培训至保安界
由六个纪律部队组成的跨部门反恐专责组成立三周年。警方指,本港目前恐袭风险级别是“中度”,疫情下国际恐怖分子的跨国活动削弱,但香港自从2019年反修例后“本土恐怖主义”冒起,并趋“地下化”,至今有17宗爆炸品案件,为加强收集情报,专责组于今年5月推出反恐资讯平台,设有网上举报系统,并计划向保安及物业管理界提供培训,加强辨识能力。被问到目前有多少宗案件被归类为“本土恐怖主义”,警方指国际间未有一致定义,但会基于早年通过的《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用相称字眼去睇。”
欧英面对右翼极端主义威胁
负责带领跨部门反恐专责的高级警司梁伟基表示,本港目前恐袭风险级别是“中度”,会不断检视,“香港系国际大都会,亦都系航空运输枢纽,容易成为国际恐怖分子进出通道,要未雨绸缪。”全球疫情下,国际恐怖分子的跨国活动受航班缩减限制,“但好多欧英西方国家,近年都面对一啲‘本土恐怖主义’,尤其系嚟自所谓右翼极端主义不断冒升之中”,须警惕“孤狼式”袭击。
2019年起港录得17宗爆炸品案及5宗真枪案
梁伟基续称,本港自从2019年反修例事件,本港“面对本土恐怖主义冒起”,至今共有17宗爆炸品案及5宗真枪案,“必须防范本土恐怖主义死灰复燃。”他举例,警方今年2月在上水搜获超过20公斤的爆炸品原料,反映威胁仍存在,而且趋隐蔽、“地下化”迹象,他形容“同外国恐怖分子自我激化现象系非常相似”。
被问到爆炸品案件当中,多少宗被归类为“本土恐怖主义”,梁伟基指本港对“恐怖主义行为”定义是基于早年通过的《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包括“意图”,“目的威迫特区政府、国际组织,或者威吓公众人士,从而为推展政治、宗教思想主张,具备呢啲元素,就有机会触犯法例上定义。”
至于“本土恐怖主义”的定义,他指在香港法例条文,甚至国际间暂时都无一致定义,但强调可解读为“极端分子利用当地任何具争议议题,合理化暴力手法达到诉求”,梁伟基指“我哋会去跟返法例,用相称字眼去睇”。
梁伟基表示,国际经验显示,策动者如过去无犯罪纪录,在预防方面有困难,所以鼓励市民举报,今年5月推出反恐资讯平台,设有网上举报系统。另外,专责组会针对一些受袭风险较高的业界提供训练及简报,如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大型购物商场、医院等多人流聚集地方,正逐步拓展训练至上述机构的保安及物业管理人员,加强辨识恐怖主义活动的能力。
入境处拒与恐怖活动有关联访客入境
跨部门反恐专责组由六个纪律部队组成。海关监督叶雪莹表示,去年共有149宗截获战略物资,主要涉及“资讯安全的系统/装备/集成电路”等,未来会训练枪械搜查犬。入境处负责评估情报,拒绝与恐怖活动有关联访客入境。首席入境事务主任叶兆强表示,去年进行超过3,000次巡查,并截查逾7,000人。未提供当中拒绝入境人数。
高级消防区长黄宏亮表示,会继续打击违规危险品,“其中一样最重要工作就系同警方加强联系同分享情报,会继续联同警队采取执法行动。”飞行服务队高级机师叶伟雄表示,“透过恒常演习同公众活动,希望能够将反恐知识灌输畀市民,预防恐怖主义喺本港植根。”
总惩教主任马俊贤表示,该署负责收集逃犯情报,侦测院所内任何非法活动,杜绝监狱滋生恐怖活动,被问到如何定义监狱的恐怖活动,马俊贤表示,涉及院所行动细节不便透露,但指出不会针对某类案件及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