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岭夺命火】全港逾8万间寮屋 前官员东丫背村僭建惹争议
撰文: 谭贵鸿
出版:更新:
观塘茶果岭村今日(29日)凌晨发生致命火警,一名女子葬身火海。事发的茶果岭村,是本港其中一个寮屋区,根据政府资料,全港目前有8万多间已登记的住用寮屋,主要集中在新界,其卫生及居住情况一直备受关注,政府虽然有意取缔寮屋,但在1982年前已登记的合法寮屋,则获准暂存至自然流失,直至政府要收地发展等原因才逐渐被拆。
上世纪二战前后,加上国共内战,大批难民涌至香港,并自行利用木板及铁等物料建屋居住。直至1953年,石硖尾寮屋区发生大火,令数以万名灾民流离失所,令港英政府关注问题,并催生公营房屋的出现。
政府的寮屋管制组,其后登记全港寮屋的位置、尺寸、建筑物料及用途,若巡查与1982年的寮屋纪录不符,将被视为非法霸占官地,及属于违例构建物。而现时寮屋管制的职务,则由地政总署负责。
薄扶林村为港岛硕果仅存寮屋区
发展局长陈茂波今年6月中在网志提到,本港目前仍有8万多间登记为居住用途的寮屋,一般而言卫生环境较差。事实上,大部分现存的寮屋均集中在新界地区,其中在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内的粉岭、古洞等地,便有不少受影响居民。
本港现时仍有不少寮屋区位于市区,例如港岛区的薄扶林村,除了有逾200年历史外,亦是香港岛硕果仅存的寮屋群,而今次发生大火的茶果岭村,附近的鲤鱼门村亦是一个主要寮屋村。至于早已被清拆的黄大仙大磡村,则曾经是市区内的大型寮屋区,该幅地皮在政府清拆收回后曾荒废多年,房委会今年拟在该处兴建4,000伙公营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