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外籍女染脑膜炎双球菌 一度神志不清 现仍留医情况稳定

撰文: 黄金棋
出版:更新: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20日)公布,正调查一宗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为自2020年以来首宗。个案涉及一名有长期病患的39岁女子,为外籍人士,昨日(19日)出现神志不清往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当局初步调查显示,病人近期没有外游,目前仍留医,情况稳定。

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经由直接接触带菌者或受感染者的飞沫而传播,卫生防护中心表示,正调查39岁女子感染个案。该女子昨日出现神志不清,同日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并入院接受治疗。临床诊断为脑膜炎,她现时情况稳定。病人的脑脊液样本经化验后,证实对脑膜炎双球菌呈阳性反应。

初步调查显示,病人近期没有外游,其家居接触者包括丈夫及女儿,至今没有出现病征。卫生防护中心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翻查资料,去年本港并没有录到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而今次个案亦为今年首宗。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解释,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主要经由直接接触带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由2至10日,一般为3至4日。

▼“抗疫新路向” 维持社交距离措施两周▼

+12

防护中心又指,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病征包括突发性发烧、剧烈头痛、皮肤出现瘀斑及休克,严重者甚至会致命。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亦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若情况严重更可造成脑部损害或死亡。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更可引致关节炎、心肌炎、眼内炎或肺炎。

要预防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卫生防护中心呼吁市民用枧液和清水正确洗手,尤其在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后;当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酒精搓手液洁净双手,另外亦须避免到人多挤迫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