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靖韬妈妈曾拒儿子跳级考琴 主张顺其自然:死谷烂谷只会失兴趣

撰文: 董素琛
出版:更新:

香港钢琴家沈靖韬Aristo Sham,近日夺范克莱本国际钢琴赛冠军(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以29岁之龄成为首名获此奖项的港人,使这位“钢琴神童”再度映入大众眼帘。3岁在母亲安排下学琴的沈靖韬,6岁便能作曲并考获钢琴8级,10岁已能在男拔小学开个人演奏会,可谓年纪轻轻便有过人成就。

拥有钢琴演奏级的沈靖韬妈妈,早年接年传媒访问时提及,没有将其子视为音乐成就的延续,又坦言绝无强迫儿子学习音乐,强调“死谷烂谷”只会令儿子失去兴趣。“每个小朋友能力不同,不是我想‘铺’他有8级便有,不是我死谷烂谷小朋友便有,这只会令他失去兴趣,只是他的能力可以,很顺其自然,强求不来。”

第17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赛公布得奖时,沈靖韬与妈妈坐在一起。(Instagram: theviolinchannel 截图)
沈靖韬在香港土生土长,母亲在家教导钢琴,因此他自小便受到音乐薰陶。
香港年轻钢琴家沈靖韬(Aristo Sham)赢得今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赛(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冠军,成为首名在此比赛获奖的香港人。(范克莱本国际钢琴赛网站图片)
沈靖韬在香港土生土长,母亲在家教导钢琴,因此他自小便受到音乐薰陶。

据报沈靖韬在3岁时,已获本身是钢琴老师的母亲安排学琴。其母因担心儿子弄伤手脚,不让他打篮球及踢足球。沈靖韬妈妈在2006年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曾提及,起初让儿子学习钢琴,旨在令他全面发展及陶冶性情,并非期望他有大成就。沈靖韬亦说,当初不太喜欢学琴,直言“开头唔知做紧乜”,只是“妈咪叫学就学”,后来才慢慢喜欢。

据报,沈靖韬当年以10岁之龄,夺得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十五岁以下组别冠军,他当时表示对成功获奖感到开心。其母忆述,儿子早上到会场试琴后,回家看过最爱的卡通片才去参赛,“他说尽力而为就足够。”至于当时获奖所得到的二千欧元奖金(约港币二万元),他称会用作购买新款手提电话,“ 因为我好钟意追新款式同功能 , 可惜巿面无乜可自创铃声的手机 。 ”

沈靖韬6岁时已经参加不同钢琴比赛。(沈靖韬IG)
沈靖韬6岁时已经参加不同钢琴比赛。(沈靖韬IG)

沈靖韬曾提议跳级考琴 妈妈拒绝怕被误会

3岁学琴的沈靖韬,6岁便能作曲,考获钢琴8级,10岁已能在拔萃男书院小学开个人演奏会。事实上,天赋异禀的沈靖韬曾向母亲提出要跳级考琴,“细个考琴,我同妈咪讲不如跳考,妈咪仲话唔好啦,搞到好变态咁,人哋唔知以为我迫你……”。

沈靖韬被誉为“音乐天才”,3岁起习琴,6岁便获香港演艺学院录取,现正于美国哈佛大学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同时攻读经济与法文文学士课程及钢琴演奏音乐硕士课程。《华盛顿邮报》赞誉他为“潜力无限”的年轻钢琴家,2009年更入选纪录片“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图片由沈靖韬提供)

沈靖韬虽有过人的才能,但同样有脚踏实地练习钢琴。他早年接受《太阳报》访问时提到,只要一日不练钢琴,就会浑身不自在,故每日坚持学习“一点七五小时 ”,即一小时四十五分钟 。不过,对此说法,其母当时却只同意一半,指儿子每天都练琴,但“一点七五小时”只是间段式练习,时而打机,时而弄玩具。

妈妈强调无迫儿子学音乐:死谷烂谷只令他失去兴趣

华人社会的家长大多抱著望子成龙的心态,从小便开始催谷,但沈靖韬妈妈却有点不一样。沈靖韬妈妈在早年受访称,绝无强迫儿子学音乐,亦无视对方为自己音乐成就的延续,“我不觉得是铺排,每个小朋友能力不同,不是我想‘铺’他有8级便有,不是我死谷烂谷小朋友便有,这只会令他失去兴趣,只是他的能力可以,很顺其自然,强求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