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首网志谈人工智能发展“大棋盘” 1.5万公务员用自主研发AI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17日)发布上任后首篇局长网志《香港人工智能发展大棋盘》,讲述政府过去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大棋盘”,以及未来的布局。他目标让人工智能发展的大棋盘愈来愈清晰和亮丽。

例如当局正从硬件设备及资金、教育及人才库等方面着手,逐渐筑起人工智能发展体系,其中当局正打造香港成为国际数据港,期望可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企业来港发展。

另外香港自主研发的生成式文书辅助应用程式“港文通”,去年至今已有逾1.5万名公务员使用,相比本月初再增3,000人。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资料图片/郑子峰摄)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人工智能不只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更将成为国力的重要体现,例如美国宣布耗资5,000亿美元启动人工智能基建计划“星际之门”,显示许多国家正投放资源至人工智能的战场。

孙东指出,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力量,一直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的生态建设,早在三年前已开始布局,包括2022年底发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将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列为优势产业,至今年《财政预算案》提升至关键产业,政府正全方位推进人工智能在香港稳健发展。

HKGAI 成立一年已研发本地首个大语言基础模型

孙东表示,Chat-GPT在2022年底横空出世,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分水岭。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挑战,政府在2023年初召开多次座谈会,迅速制定整合本地科研力量、自主研发大语言基础模型的发展策略。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支持下,政府以极短时间成立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正式启动自主研发本地大语言基础模型的工作。

HKGAI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成功研发香港首个大语言基础模型,并在今年初迅速将DeepSeek的底座模型架构与HKGAI模型的数据处理功能有机结合,推出HKGAI V1大语言基础模型版本。该模型充分体现一国两制的价值观,为开发各行业不同类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平台。

除了HKGAI以外,InnoHK平台下设有14所聚焦人工智能与机械人技术的研发中心,在开发技术的同时,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至不同领域。而今年《财政预算案》宣布预留10亿元成立人工智能研发院,更会增强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数码港超算中心的算力,将于今年底增加至3,000个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资料图片)

数码港超算中心的算力年底增至3000个PFLOPS

孙东续指,算力为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支撑,若要增强人工智能的竞争力,必须建立自主的算力基础设施。政府在2023年初提出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计划,最终在经历大量工作后,数码港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在2024年底投入服务。

面对不断增加的算力需求,数码港超算中心的算力,将于今年底增加至3,000个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联同香港其他地区的算力设施,届时共可提供5,000个PFLOPS。其中沙岭数据园区,相关用地的法定改划程序正在进行中,当局已积极筹备,将土地推出市场,布局扩大数字及算力基础设施。

香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已于2024年底投入服务。(政府图片)

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明年将正式推出

孙东形容资金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粮草,因此政府推出不同资助计划鼓励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包括2024年推出30亿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旨在鼓励业界善用数码港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计划自推出以来,已经批出多个项目,涵盖推动本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及医学大模型等不同范畴。

而人工智能也是实现智能制造及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技术,政府先后优化“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及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等资助计划,通过鼓励人工智能的应用,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在过去两年多,已汇聚逾800间人工智能企业。

此外,加强及引导市场资金投资人工智能产业同样重要,去年《施政报告》提出设立的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将于明年正式推出。同时为了针对不少人工智能公司属于初创企业的状况,政府优化“创科创投基金”计划,调拨15亿元与业界配对成立联合资金,投资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在内的策略性产业初创企业。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打造香港成为国际数据港 吸引更多AI企业来港发展

孙东又指,数据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政府早于2023年12月发布《香港促进数据流通及保障数据安全的政策宣言》,就数据流通和数据安全方面,阐明政府的管理理念和重点策略。

而促进大湾区内的数据安全跨境流动,亦有利于香港人工智能发展,政府在2023年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签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再在此基础上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便利措施,至今已推展至各行各业,获得业界普遍欢迎。

政府正与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探讨进一步推动内地数据安全跨境流动的安排,期望可打造香港成为国际数据港,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企业、机构和人才来港发展,让香港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地。

数字办今年4月发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指引》,为技术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及服务使用者等持份者提供实用指南。(政府图片)

香港自主研发AI“港文通”至今有1.5万名公务员使用

孙东并指,政府推出的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百项方案”,当中超过一半的项目,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HKGAI自主研发的生成式文书辅助应用程式“港文通”,自去年年中在政府内部开始试用以来,至今各部门已有逾1.5万人使用。

基于HKGAI大语言模型开发的手机版本“港话通”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供香港市民大众使用。此外,HKGAI亦将开发多个适用于不同公务领域的垂直应用,比如与法律有关的“港法通”及与环评有关的“港环通”等,进一步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包括政务)的应用。

翻查资料,局长孙东今年5月7日在湾仔会展举行企业人工智能升级转型交流日中,提到“港文通”已有1.2万名公务员使用。即换言之,短短半个月再增约3,000人。

数字办上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指引

孙东又提到,数字政策办公室与相关机构推出多份指引,包括《人工智能道德框架》,因应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数字办上月发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指引》,为各持份者提供实用指南。政府希望人工智能在安全、可靠及可持续的环境下健康发展,让科技更好服务市民,造福社会。

今年发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香港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排全球第17名。(资料图片)

壮大人工智能人才库 各大专院校陆续开办AI课程

孙东强调人才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第一资源,政府正多管齐下壮大本地人才库。例如在本地培训方面,香港各大专院校陆续开办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现时更有5所本地大学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领域,跻身全球前50名。而教育局已在中小学推出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和高小增润编程教育课程单元,培养学生的认知及应用。

吸引海内外人才方面,政府已将各创科领域纳入人才清单,为了向专业的人才提供便利,上周立法会通过“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带领前沿科技基础研究,相信配合早前宣布成立的人工智能研发院,将可汇聚更多人才来港。

过去三年已筑起人工智能发展体系 未来持续壮大生态圈

孙东总结指,当今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过去三年以来,政府沉着应对各项挑战,在香港逐渐筑起人工智能发展体系。展望未来,当局会加速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政、产、学、研、投”的合作,持续壮大本地人工智能生态圈,让香港人工智能发展的大棋盘愈来愈清晰和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