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打破教育界限 创“见”愿景计划活动:跨界协作激发创意!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现代教育早已是一场关于跨界协作的探索,大学近年都积极推广跨学科教育。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夸啦啦艺术集汇主办的“夸啦啦赛马会创‘见’愿景计划”更从小学开始大玩跨界协作,不仅将创意艺术放入校园,而是把学校放进大世界,特别是即将举行的“知识交流 2025:共航创意未来”,跨入艺术、影视、出版、人工智能,甚至是人文医学领域,看看创意在不同专业里如何应用和蕴酿发酵。在5月举行的“知识交流”,邀请本地及国际重量级创意产业团队和教育专家,分享他们跨领域的协作和教育经验,绝对不能错过这场创意思维盛宴!

“创‘见’愿景”:教育与艺术界协作

夸啦啦艺术集汇(AFTEC)自2021年开展为期三年的“赛马会跨学科艺术创意学习计划”,为小学校园引入艺术与创意学习方法。吴美贤(Jenny)当年以副校长身份参加计划,看到学生透过创作体验,慢慢跳出背诵答案的应试学习模式,学懂表达自己,亦更主动参与课堂和思考,连带同理心、协作和抗逆能力亦有显著提升。

改变的不只有学生,Jenny和其他教师亦亲历了“叮一声”的启蒙时刻,“我们最初误会艺术就是‘美化’,让一件东西变漂亮,来到校园的建筑师却说:‘不是这样!’然后引导我们从不同观点欣赏一个空间,思考空间和人的关系。”之后世界变得不一样,城市的建筑和空间在他们眼中充满趣味,Jenny的最大改变肯定是在退休前辞掉副校工作,去年加入AFTEC成为教与学总监,推动同样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为期四年的延伸计划“创‘见’愿景计划”,为小学至大专策划艺术创意课程,以及为老师和创意工作者设计相关专业培训。

吴美贤(Jenny)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年:“历史上的名人都有一颗跨界的灵魂,现实生活也一样,我们不能自我局限在一个领域内。”
“夸啦啦赛马会创‘见’愿景计划”创意课堂
“夸啦啦赛马会创‘见’愿景计划”文化日活动

学校应勇敢承受时代冲击

“我们把前三年的活动看作先导计划,主要集中在教育和艺术的互动,透过将艺术融入教育当中,让教育发生更多可能。”Jenny表示新计划由小学扩展至大专院校,跨界协作领域亦进一步延伸至不同创意工业,甚至是医学专业。

身为“过来人”,Jenny坦言老师心力都花在追进度赶考试,做得久了,思维少不免会僵化。但时代发展愈来愈急速,学生身处这样的世界当中,“学校需要改变,跨界就是找一班不同界别的人来冲击大家,带来新的碰撞、新的火花。”她强调:“学校应该放在大世界里面。”

不过跨界不是部队锅,把不同材料共冶一炉便完成,“重点是四个字:创意思维。”AFTEC行政总裁邱欢智(Lynn)形容,跨界是跳出框框,认识并学习对方的思考模式。他们将在5月23及24日举办的“知识交流 2025:共航创意未来”,特别找来不同创意产业的专业人士,谈谈他们怎样看创意,怎样在业界培育具创意思维的新一代。

邱欢智(Lynn)指出:“现在的东西割裂得很厉害,你有你做,我有我做。跨学科教育就是透过共享、共设计、共教一起实践,一起进步。”
“知识交流 2024”主题演讲
“知识交流 2024”专题讨论

创意产业世代对谈 医科生也要破地狱?

“知识交流”不困在教育领域里钻牛角尖,反而带大家看看不同领域面对的困难和人才培训上的转向。他们邀请了尚在修读艺术相关学科的学生,还有刚入行的新进创意工作者,以至将20年人生投放在相同领域的老行尊,来一场纵向的世代对谈;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教育及人力发展)司长亦会来到现场,分享当地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拟定职业发展路向和技能架构的经验,横向参照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

当然不只创意产业需要艺术创意思维,Lynn指出香港大学早在2012年便成立了人文医学中心,除了探讨疾病、健康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也和AFTEC等机构合作,为一、二年级医科生提供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教育。“我们将生死和伦理的讨论转化成剧本,故事中冷冰冰的医生,经历了年轻病人死亡和家属的痛,最后在殓房中为死者做了一些事让对方安息。”就像医护版《破地狱》,学生透过代入角色的思考和挣扎当中,学习面对每天在职场循环发生的生与死。活动就请来视觉艺术专业出身的香港大学医学伦理及人文学部讲师Sinha博士,分享如何在医学教育中应用艺术与创意思维教学。

Lynn(左)和Jenny在上一个艺术创意学习计划中认识,一起目睹学生的改变,让她们对“创‘见’愿景计划”充满信心。
“知识交流 2024”创意教室体验活动
“知识交流 2024”创意教室体验活动

英国建筑团队分享跨界挑战 亲子手作坊体验创意学习

“知识交流”希望大家从不同行业借镜,思考教育界以至其他产业的突破和制度盲点,反问自身:“我们有没有回应这些东西?”2015年英国伦敦建筑与设计团队Assemble Studio凭一个街区的翻新房子,夺得英国视觉艺术界重量级奖项——透纳奖(Turner Prize),就曾经击起轩然大波,有艺术家将此视为透纳奖的没落,同时也激起“建筑能否视为以社区为基础的艺术作品”等讨论。Lynn强调,跨界就像艺术一样,“从来都是take risk,但如果不take risk,又怎会有进步?”

Assemble Studio团队将会现身活动,分享当年身处风眼中的挑战,肯定会为参加者带来不少冲击和反思。另外团队也会主持“奇趣帽手作坊”,带领大家将日常生活随手可得的材料结合创意思维,创作一顶创意帽子,欢迎家长和子女亲身体验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创意学习方式的分别。

“知识交流 2025”

日期:5月23至24日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地点:香港海事博物馆

语言:英语/粤语(附英语、粤语及普通话即时传译)

详情:https://creativefutures.aftec.hk/knowledge-exchange-zh/knowledge-exchange-2025-rundown-zh/

免费登记:https://art-mate.net/tc/doc/83211

(资料由客户提供)